0

舊茶樓黃金歲月

懷舊堂主 於 2013-11-13 00:00:00 發表  |  累積瀏覽 8545

分類:其他 古蹟
茶樓舊照,越摷越多。
第二個網頁又逼到爆。
仲貼唔貼落去呀?
閘住,又好似「意猶未盡」。
好,一於再去馬。
茶樓食肆,開第三分店。
繼續睇靚相,講故事。
嗱,安哥,「擦」飽啲喇。



↑第一樓,好名字。


↑德輔道的第一大茶樓,以冬天賣臘味、夏天賣燒味而聞名。


↑北角,皇后飯店。


↑北角,北大菜館。


↑瓊天酒樓,彌敦道。


↑瓊天酒樓,彌敦道。


↑瓊華、醉瓊、龍鳳、新雅,彌敦道「四大美人」。


↑1960年代中,元朗大馬路往西望,右見谷亭街口龍城大酒家,遠少少有光和冰室。



  ↑青山道,德男茶樓。


上世紀初,香港著名食肆還有「六記」和「四大名園」。
「六記」是早年香港飲食業中,名噪一時的六間食肆。
分別是鏞記、斗記、操記、合記、昌記和九記。
它們在上世紀初已開業,直至五六十年代方慢慢湮沒。
不過,少數仍經營至今,鏞記即是一例。



↑鏞記舊店,左上角。


↑鏞記舊店,左上角。

鏞記位於中環威靈頓街,依然深受食客歡迎。
特別是燒鵝,聞名遐邇。
上世紀五十年代時,更有「飛天燒鵝」之稱。
這個古怪稱號,源自一段歷史。
五十年代,一本著名外國雜誌列「鏞記燒鵝」為世界十大美食之一。
經此宣傳,不單吸引大批外國遊客,連居住在外地的華人,也對鏞記燒鵝趨之若鶩。
為了解決「口腹之慾」,他們便常常拜託飛行香港線的空中小姐、少爺們,回程時,順道帶回鏞記燒鵝。
因此,燒鵝便懂得「飛天」了。
傳說燒鵝經過長途飛行後,抵達客人手上仍是暖的,吃時還是原色原味。
其實要達致這效果並不困難,訣竅是:
把剛買回來的燒鵝,放進飛機廚房中的保暖櫃保溫便可。



↑舊蓮香開張。「十大天王」係乜誰?


 ↑香港的蓮香樓原有三家,現僅存一間於香港島中環威靈頓街160-164號(該店創業於1918年)。


↑蓮香樓,餐具別有一格。


↑有仔記,灣仔。


↑得名茶樓,灣仔,大道東。


斗記:在中上環有一個地方叫「潮州行」,有很多潮州人聚居。在數家潮菜食肆中,以斗記最著名。
操記:操記或因易手,或因其他因素,斷斷續續經營,至今仍存在。
它主要是售賣廣東菜,尤以「處女肥雞」最出名,其他食品,像粥、炒粉麵也受到食客歡迎。
合記:以粥馳名的合記已消失,「蝦王粥」是其招牌之作。此粥用料是整隻大蝦,現在已很難吃到這種蝦粥了。
昌記:八十年代初期,昌記仍然存在。現因已搬離舊址,故未可考是否已消失。
昌記之所以出名,除了它做的「粥粉麵」出色外,還因它兼售傳統廣東糖水。現在的粥麵店也有售賣糖水,可能是受了昌記的啟發。
九記:以清湯牛腩馳名,延續至今。
這「六記」由世紀初至二三十年代,可說是香港飲食界中的名牌。其間,或因易手,或因結業,便有「新六記」出現,加入一些新的食肆,以補空缺。
灣仔祥記曾被列入「新六記」,其特色是提供各類菜式,上海菜、京菜、粵菜;另一特別之處是,它是最早的夜店,有一段時期曾通宵營業。



↑馬拉糕,大件夾抵食。


↑鵪鶉蛋,如今少見。


20世紀初的著名食肆,還有「四大名園」。
「四大名園」是南園、西苑、文苑、大三元。
以往有所謂「食在廣州」,香港人的飲食習慣跟廣州走,廣州有什麼出名的食肆,都會在香港開分店,故香港的「四大名園」,跟廣州的四大酒家有一定關連。
南園:以劏大鱔、紅燒網鮑著名。
西苑:以粵菜聞名。廚師常常炮製新菜式,如鼎湖上素。這是一道有竅妙的菜式,因素菜清淡無味,廚師便以田雞、牛肉等熬成的湯來烹調,以增其鮮味。
文苑:以百花雞出名,據說是「廚藝極高的雞品」。
大三元:由廣州發展至香港,一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才消失。
「魚翅」是其招牌菜式。
據說它的廚師曾是清帝御廚之一,對處理山珍海錯特別拿手。



↑黃枝記,以粥麵著名。


↑灣仔,國運,從天樂里北望軒尼詩道,遠處是「同德押」。


↑國慶,牛頭角。


↑信興酒樓,深水埗桂林街93號地下。


↑南屏雅敘,澳門。


↑安哥:飲杯普洱,潤下再講。


↑杏花樓,1870年。

香港第一家酒樓
香港第一家酒樓,據說是「杏花樓」。
杏花樓於1846年啟業。
地址:上環大馬路水坑口。
主打「鳳城風味」。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或許就是這首詩,為香港的第一家酒樓起了一個優雅的名字──杏花樓。
不過,這家酒樓卻是建於當時娼寮妓寨聚集的水坑口。
此地人流如注,日夜顛倒。
而杏花樓,就是依靠這種行業衍生出來的「副業」。

杏花樓是當時香港上流社會飲宴的高級酒樓,樓高數層,有廳有房。
燕(窩)翅(魚翅)為其名貴酒席,廚師多是廣東順德人。
菜式十足鳳城風味。
因位處煙花地,酒樓生意甚為興旺。
孫中山在香港與革命黨人商議革命事時,也常在此聚會。
1900年,全港酒樓數目已達30多家,大多集中於水坑口、石塘咀一帶。
酒樓多兼賣花酒營生。
辛亥革命後,政府為整頓市容,將水坑口的娼妓遷到石塘咀山道營地。
石塘咀一帶更加興旺。
除了陶園,還有澄天、共和、香江等。
這些酒樓,皆整幢樓宇,廳屋闊大,一如電影《胭脂扣》之場景。
老字號的杏花樓,不敵石塘咀冒起的新酒樓,很快便沉寂下來。
就連倒閉日期,也沒有人記得清了。



↑第一代金陵酒家,德輔道西,山道,1920年代。

塘西金粉  夜夜笙歌
金粉兩行花勸酒;陵巒一角月窺樓。
塘西金陵酒家取義「夜泊秦淮近酒家」名句,令香港的酒樓從此改稱「酒家」。
金陵門前,嵌有香港著名外交家伍廷芳博士撰題的這副對聯。
酒家裡面畫棟雕梁,夜夜笙歌。
金陵一直營業到20世紀60年代。
1950年尼克遜訪港時,港英政府就在金陵酒家設宴款待。



↑第二代金陵酒家,皇后大道西,1956年。


↑金陵廣告:平靚正。


↑英男茶樓,灣仔。


↑英京酒樓、敏如茶室,灣仔莊士敦道。


↑敏如茶室,灣仔莊士敦道。


↑蓮香樓門外的女報販。


↑西荷樓,筲箕灣道。


↑京匯,筲箕灣。


↑平園、新花洲,香港仔。


↑新花洲,香港仔。


↑晨光,香港仔。


↑左起:晨光大茶樓、平園茶室、珊瑚酒家。


↑和平飯店,九龍。


↑鳳城,北角。


↑溢海、金京,北角,英皇道。


↑一品香、三六九,英皇道。


↑新國民,英皇道。


↑新都城,英皇道。


↑北大蛇羹廣告,1974年11月。


↑新光、雅香園,英皇道。


↑國都,英皇道。


↑國都,英皇道,北角。


↑幸運、國際、五月花,彌敦道。



感謝 懷舊堂主 提供以上資料

懷舊堂主的個人網誌: http://kfwong2013.blogspot.hk/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N/A
  •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見習探險員
簡介:

累積瀏覽 240917

全部攻略 176

全部回應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