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藝術證輝煌,隱沒千年得重光。
印度之旅(六)
阿姜陀石窟(Agenda Caves)位於奧蘭卡巴北方105公里。30座石窟分散在馬蹄形峽谷中,開鑿於公元前200年到公元650年間,歷史比艾羅拉石窟更久遠。然而不知道什麼原因,阿姜陀石窟在公元8世紀後就被荒廢,一直到1819年被英國士兵狩獵老虎時意外發現。而因為它被遺棄長達10世紀之久,也讓石窟精緻的佛教藝術得以保存,成為印度佛教石窟代表之一。這裡的壁畫主要內容是釋迦牟尼的生平故事,還有一些反映的是笈多王朝的宮廷生活,畫工精細,是印度古代壁畫的代表作,也是這兒的藝術精華所在。故阿姜陀石窟素有「印度敦煌」之美稱。
阿姜陀石窟並非以年代順序排列,反而是年代最久遠的石窟位在峽谷的正中央,越年輕的石窟排列在峽谷的兩端。據說以往每座石窟都是獨立的,不像現在有走道可以橫向串連全部石窟,而是必須從河谷底部一直往上攀爬,才可到達每座石窟的入口,其艱苦程度可想而知。
一個曾經隱沒千年的藝術寶庫,能夠重見天日,失而復得,更顯得珍貴。參觀當日天朗氣清,跟上回在艾羅拉石窟一樣,看到很多學生,他們一隊隊進出石窟,場面好不熱鬧。他們對遊客都很好奇和熱情,很喜歡跟外地人合照,給我留下良好的印象。由於時間關係,我們選擇了數個較具代表性的石窟參觀,內裡的雕刻與壁畫都是古印度的藝術瑰寶。相信不久將來,這個石窟會在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上佔一席位。
分佈在馬蹄形峽谷內的阿姜陀石窟
進入石窟前的指定動作------脫鞋子
石柱上已經剝落褪色的彩繪
進入石窟後,大家都會"頭岳岳"。
是日天晴,氣溫頗高。
俯視石窟
兩名修女與大象浮雕相映成趣
石窟內有些角落極黑暗,這張照片以ISO12800拍攝,快門只有1/20秒。
壁畫的顏色仍然很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