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曾相識古陵墓,夕陽金光加分數。
印度之旅(五)
印度的泰姬陵舉世聞名,但原來在印度南部的小城奧蘭卡巴,300多年來矗立著一座「小泰姬陵」,建築風格與泰姬陵如出一轍,兩者更有著莫大淵源。
這座名為比比卡‧馬克巴拉的陵墓,看來與泰姬陵的格局很相似,但其實兩者分別甚大。泰姬陵由潔白如玉的大理石砌成,而此陵除主墓頂部覆蓋大理石外,絕大部分是手感粗糙的白石。泰姬陵牆壁和窗櫺等的雕刻巧奪天工,而後者許多牆壁已斑駁殘舊。難怪當地人戲說本意為「貴婦之墓」的馬克巴拉陵,實際上更像「窮人的泰姬陵」,只能遠觀而已。當我們走近「小泰姬陵」參觀時,發現牆身確實很殘舊,與數年前參觀過的泰姬陵不可同日而語。不過,在斜陽金光映照下,令這幢白色建築物頓時「生色」不少,格外亮麗。
馬克巴拉陵建於1679年,與泰姬陵相隔僅25年。泰姬陵是莫臥兒王朝帝王沙賈漢為紀念愛妃泰姬‧馬哈爾建造的,前後花費數千萬盧比,歷時22年。國王本想在河對面再為自己建造相同的黑色陵墓,與愛妃「長相廝守」。誰料泰姬陵竣工不久,其子奧朗則布就弒兄殺弟篡位,害得老父在被囚禁8年後鬱鬱而終。
奧朗則布的暴政使全國戰亂不斷,強大帝國日漸衰落。臨時遷都奧蘭卡巴後,奧朗則布打算為亡妻建陵墓。他對父親為母親修建的泰姬陵仰慕不已,但王朝已無力負擔第二個泰姬陵的浩大工程。於是他下令陵墓只要大體像泰姬陵就行,一切從簡。如今每年10月,奧蘭卡巴都會舉行以「小泰姬陵」為題的馬克巴拉節,吸引不少遊客。
陵園外都很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