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經過上環某街落, 見到一系列的藝術展海報, 著眼點不期然放在字型最大的Times New Roman字體的「traces:」(痕跡), 跟著見到是本地著名藝術家又一山人親自操刀, 即有衝動想看「痕跡: 回到路上」的展覽。
為甚麼?又一山人 (黄炳培) 之前的「
紅白藍」裝置系列令我歎為觀止, 他的創作靈感來自香港包裝袋和建築地盤篷布上的三色合成材料, 他成功將一種便宜但耐用的「紅白藍」演譯成香港的經典符號, 表達出香港人的堅韌力和創造力。有留意他的作品, 便發現多數是探索社會問題, 反映自由、自我表達和社區的題材。所以我一直欣賞這位本土藝術家。
痕跡: 回到路上
是夜, 到蘭桂坊的藝術團體Future Industries的展覽場, 它跟又一山人攜手合作後, 彷彿成了夜夜笙歌的蘭桂坊中的藝術清泉。
到會場時, 我會先咀嚼展覽內容和創作者的理念, 才細看藝術展品。
在「痕跡:回到路上」,又一山人(黄炳培) 探索在多變的現世中,過去的痕跡仍縈繞著,不斷浮現出來。攝於2010年的中國西部甘肅省,圍繞敦煌的沙漠景觀,與十五年間在世界不同角落攝下的漢字並置在一起。展覽要提示我們:歷史永遠無法磨滅,試圖為現在添加秩序的行為將一直受往事干擾。
絲綢之路上的敦煌,曾經是繁華的商業都會和靈性中心,它將中國北方平原、蒙古、西伯利亞南部、西藏、印度,以及西面的歐洲連結起來。雖然它可能在現今感覺偏遠,但這些圖像提示我們,沙漠是活的、充滿了記憶和意義:軌道、道路、電報線路、衛星天線和褪色的招牌都是一個痕跡,記錄了人類從不間斷的連繫。
我特別鐘情
文字藝術 (Typography), 中文字背後像是訴說敦煌背後的故事, 與時間磨合再發酵, 情節更見立體。從寫實的照片中, 現場紀錄了痕跡滿佈又帶點殘缺的文字......敦煌能再承接通往世界大「同」 的「夢」想嗎?
--------------------------------------------------------------------------------------------------
展覽日期:11月17日至12月18日 (星期二至日開放, 星期一休息)
地點:中環德己立街38-44號好利商業大廈21樓
費用:全免
想了解更多詳情, 可click入以下網址:
感謝 Franco 提供以上資料
Franco的個人網誌: http://franco6220.blogspo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