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小蝸牛

叮噹貓 於 2019-07-12 05:27:48 發表  |  累積瀏覽 242

分類:
偶然從戶外種植的花叢中找到一隻小蝸牛。好奇心驅使下,叮噹以一片花瓣將小蝸牛運送家中,好作一個近距離的觀察。小蝸牛行動雖然緩慢,但卻活躍得很,不一會牠便離開花瓣,往外爬行,試著尋找自己的天地。


一片花瓣將小蝸牛運送家中
 
迷你小蝸牛到處爬行
 

小小一隻蝸牛離開了自己熟悉的生長環境,到了陌生的地方,仍然不斷到處爬行。叮噹看到這裡,忽然感觸起來,動物本能地為自己開拓空間,那麼,萬物之靈又怎不會追尋屬於他們的自由空氣呢?


願世人珍惜自由的可貴,因為得來不易的自由,並不是一份免費的禮物,她是許多前人努力奮鬥的成果。人兒行走在漫長黑夜中雖然疲憊不堪,不過黎明將至,待光明重臨的一刻,人們必能永遠分享自由的快樂!



蝸牛小資料:


蝸牛(Snail)一般是指腹足綱的陸生品種,屬貝類軟體動物。早在秦、漢時代,蝸牛又被稱為「蠃」即今為「螺」,與蝸同義。此外,一些陸生的螺類在某些文獻亦被視作蝸牛。蝸牛又與蛞蝓(Slug)相似,差別在於蝸牛有殼。


沒有殼的蛞蝓(Slug)

蝸牛的主要結構是由一個碳酸鈣組成的外殼和一個軟體所組成。由於種類不同,每一個品種的蝸牛在結構上都差異。主要分為前鰓類(Prosobranchia)蝸牛和的有肺類(Pulmonata)蝸牛兩大類。


蝸牛分佈很廣,世界各地均有發現。不同品種的蝸牛,其體形大小各有不同。體長由0.35吋至8.2吋不等。蝸牛一般生活在沒有陽光照射的潮濕環境,例如雜木林、原生林等地區會發現較多蝸牛,其次在花園角落亦有機會找到蝸牛。


在寒冷地區生活的蝸牛會冬眠,熱帶生活的蝸牛則會在旱季休眠。冬眠或休眠時,蝸牛會分泌黏液形成一層鈣質薄膜封閉殼口,然後全身藏在殼中,當氣溫和濕度合適時,才會出來活動。


蝸牛的天敵很多,例如鷗、鴨、鳥、蟾蜍、龜、蛇、刺猬、老鼠、螢火蟲幼蟲都會以蝸牛作為食物。此外,人類亦有食用蝸牛的習慣,例如同東亞地區的料理愛用螺作為食材,西方法國菜則以蝸牛來做菜餚。


蝸牛在各國文化中均具有不同的象徵意義。中國文化裡的蝸牛象徵緩慢和落後,不過在西歐各國,蝸牛則象徵頑強和堅持不懈。更有民族以蝸牛的行動來預測天氣,例如芬蘭人認為如果看見蝸牛的觸角伸得很長的話,即意味著明天將會是晴天。







      謝謝大家喜歡叮噹的小窩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N/A
  •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49
2025
142
2024
127
2023
167
2022
162
2021
188
2020
91
2019
99
2018
149
2017
152
2016
111
2015
155
2014
134
2013
171
2012
200
2011
214
2010
顯示更多

累積瀏覽 795210

全部攻略 2311

全部回應 2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