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才剛開始,已經發生多起家暴虐童案。有家長關心泡奶要用幾度的水溫才好,也有大人因為小孩哭鬧、「卡到陰」,狠心虐打孩子而亡。究竟該怎麼接住這些缺乏關照、支持的風險家庭,不再看到被無辜犧牲的小生命
共享辦公空間?
台南17歲小媽媽與友人毒打1歲多女兒致死,讓群情憤慨。2019年第一個月還沒結束,就接連爆出讓人心痛的家暴、虐童案件。憤怒之餘,怎麼才能防止這樣的虐童繼續發生?
家扶基金會社會資源處處長林秀鳳指出,根據衛福部資料,近幾年來,0到6歲幼兒受虐比例逐年攀升,這些孩子被發現時都很嚴重,來不及長大,當天就死去。
脆弱的小爸媽需要幫忙
兒童福利聯盟執行長白麗芳也說,這類17、8歲未成年的「小爸媽」心智年齡還不夠成熟,自己的需求還沒有搞定、滿足,更難放下自己的需求,加上育兒知識不夠,孩子一哭鬧,不知如何處理
去暗瘡印。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表示,媒體報導這位虐童小媽媽重視享樂、浪費等,但其實,這些小媽媽處境很脆弱:「她們多半和原生家庭關係不好,居無定所、到處投靠友人,如果遇到小爸爸不願意負責一起養孩子,又要找工作又要帶孩子,壓力是很大的。」
區塊鏈財務
紀惠容指出,根據服務經驗,許多青少女媽媽產後憂鬱狀況很普遍,遇到孩子哭鬧,很容易以負面情緒、行為對待孩子,孩子也常有營養不良問題,非常危險。
根據衛福部統計,2017年受虐兒少施虐者的原因(複選)最主要是「缺乏親職教育知識」,共1,776件;施虐者自己「童年有受虐經驗」有80件,未婚生育、未成年生育雖然不在前5名,但也各有134件、34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