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裕光總結出一套“2+2+2”的傳承計畫:帶2年、幫2年、看2年。在六年培養接班人的過程中,要抓住機遇,繼承家庭觀念、人生觀、管理觀。這個社會企業文化傳承工作計畫包含許多研究內容,既要經營家族關係及理念,建立完善企業和家族的管理制度機制,還必須要有栽培後代的個人經濟發展戰略計畫,這裏面涉及到每一個家族成員的成長。
家庭和企業的關係密不可分,家庭團結不是以金錢為基礎,而是以家庭文化為基礎,讓家庭成員團結互助:灌輸積極的人生觀,幫助彼此找到個人抱負;
大家樂鼓勵家庭成員為家庭和社會做出貢獻。只有對家庭深情,才能踐行對家族企業的承諾。
俗語說“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在企業傳承方面,“捨得”同樣重要。在陳裕光看來,家族企業文化傳承我們必須發展經歷幾個關口。最悲哀的心理通行證是"不願意",因為放下多年的工作習慣,環境,滿足需要時間。但他也認為,是要給予一些東西,可以得到一些其他的東西,只是所謂的給予必須有。陳裕光看到很多企業領導人,即使權力已經移交或者不能完全願意做,或者監督接班人的工作。權力實際上很像鴉片,第一口抽進去就會更加喜歡上,
大家樂因此企業管理者管理必須時刻提醒學生自己不能對“鴉片”上癮,必須保持清醒面對社會現實。公司繼承就像種田,你必須退後一步,才能向前邁進一步。企業家和企業家在成功後往往會面臨權力的黑洞。這個黑洞會摧毀第二代的夢想,影響企業以後的發展,因此陳裕光不斷自我強調,不再參與日常管理,權力完全交接。如果你不在你的位置上,你就不會尋求政府。既然你已經確定好了企業的接班人,那就一定要放權,願意放棄,雖然放棄的過程會不愉快。
每一代人都是不一樣的,陳裕光出生於20世紀50年代,屬於生育高峰期那一代人,無論後來的70後、80後,以及現在的90後、00後,每一代人的做事方式都不一樣,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陳裕光不願意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下一代人身上,“就好比我們這代人總是想改善生活,而上一代有更強烈的民族意識,但下一代不僅會考慮改善生活,還考慮普世價值,
大家樂關心工作生活平衡,關注環境問題,關心要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這是新一代人的價值觀,是樂活一族,他們追求可持續健康生活方式,在資訊技術上有許多發展和創意,陳裕光例舉了許多:世界上最大的專車服務公司是Uber,Uber公司卻連汽車都沒有;最大的酒店公司是Airbnb,但他們沒有自己的酒店;最大的零售商是阿裏巴巴,他們甚至不擁有任何的庫存產品;世界上最大媒體公司是Facebook,但卻不擁有任何專屬內容等等。這都是非常具有顛覆性的,十年前、二十年前如果人們講這些,別人無法理解,而這一代人生活在顛覆性、創新性當中,他們代表著未來。陳裕光認為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工作,所以家族企業最大的敵人就是家族代溝,而今天的時代是顛覆性創新的時代,所以老一輩人無法阻止新生代的顛覆和創新,因為他們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