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昔時賢文

叮噹貓 於 2021-01-29 07:56:25 發表  |  累積瀏覽 205

分類:

近日,叮噹想起在《昔時賢文》裡的話,「不以我為德,反以我為仇,寧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此話頗為勵志,讓叮噹心中得到點點安慰。惡人雖然當道,但人永不能離棄公義而委曲求全。願共勉之!


 

「寧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是姜子牙(姜太公)的名句


叮噹在網上找來一個《昔時賢文》的粵語讀本,由已故香江廣播界才子鍾偉明先生朗讀。鍾先生的粵語字正腔圓,鏗鏘有力,值得喜歡《昔時賢文》的朋友,一聽再聽,也希望大家會喜歡這些先賢古訓,謝謝!


《昔時賢文》的粵語讀本




《昔時賢文》小資料:


《昔時賢文》又名《增廣賢文》或《古今賢文》,為古代兒童啟蒙書目。書名最早見於明代萬曆年間的戲曲《牡丹亭》。據此可推朔此書最遲寫成於萬曆年間。後來經過明、清兩代文人不斷增潤,才成了現在的版本,稱《增廣昔時賢文》,又稱《增廣賢文》。書中作者一直未見任何記載,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間儒生周希陶曾進行修訂,故經書很可能是民間的創作結晶。 


廣義上來看,《昔時賢文》是一本雅俗共賞的經書,不需講解就能讀懂,並且輕易領會「經」中人生智慧和思想觀念。《昔時賢文》表面上看似乎雜亂無章,但只要認真通讀全書,不難發現其內在邏輯。此外,《昔時賢文》絕大多數句子均來自經史子集、詩詞曲賦、戲劇小說和文人雜記,故思想觀念都直接或間接地來自儒釋道各家經典。


《昔時賢文》以有韻的諺語和文獻佳句選編而成,其中一些諺語、俗語更反映了民族千百年來形成的勤勞樸實、吃苦耐勞的優良傳統,是寶貴的精神財富。《昔時賢文》內容廣泛,從禮儀道德、典章制度、風物典故和天文地理,無所不含。大致可分幾個方面,表達了對人際關係、命運、處世和讀書的看法。


在《昔時賢文》描述的世界,人是虛偽,為了一己之私而變化無常。人們嫌貧愛富,趨炎附勢,使世界佈滿陷阱和危機。文中更多番強調命運和報應,認為人的一切都是由命運安排,人要行善才有好的際遇。經書講述的人生哲學和處世之道更是全文的核心所在。


《昔時賢文》雖以道家思想為主,但對儒家的說教並不排斥。文中強調讀書的重要和孝義的可貴。這些觀點體現了正統的儒家精神,雖與全書彌漫的道家思想有所不合,但正因這一種包融匯合,不同思想的人都可以從中看到自己認可的格言,使之具有廣泛的代表性。




        謝謝大家喜歡叮噹的小窩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N/A
  •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46
2025
142
2024
127
2023
167
2022
162
2021
188
2020
91
2019
99
2018
149
2017
152
2016
111
2015
155
2014
134
2013
171
2012
200
2011
214
2010
顯示更多

累積瀏覽 784066

全部攻略 2308

全部回應 2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