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偶然的機會下,叮噹看了一幅疑似照片,但又不是照片的畫像,細心觀察後,驚見畫像原是一張人像油畫。因著畫家細緻而逼真的繪畫,作品被混淆,誤認為這是一幀照片而非一幅藝術作品。
叮噹曾師從陳耀麟老師學習油畫和水彩畫。油畫和水彩畫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媒體,兩者所使用的顏料不儘相同之外,繪畫技巧南轅北轍,評賞角度大不相同更不在話下。縱使油畫和水彩畫有著很多不相同的地方,但有一個地方類同就是眾多繪畫題材中最難掌握的莫過是人像了。叮噹也最怕畫人像,因為太難畫得好。
東瀛畫家三重野慶 (Kei Mieno)筆下的超寫實主義(Hyperrealistic)繪畫,他將色彩、光暗、對比和紋理等等元素混合在一起,創造了一幅又一幅栩栩如生的人像繪畫,叫人嘆為觀止,難以置信。
三重野慶在一個訪問中分享了自己渴望脫離「照片寫實(photorealism)」題材或是「超寫實主義」的框架,認為繪畫不僅僅是模仿照片,而是透過藝術家的情感和感知去呈現其真實性。三重野慶又說道他試圖繪畫的只是事物的外觀,就像眼睛看見一樣。然而經過眼睛傳送到大腦的圖像與大腦所捕捉的相同圖像,兩者是存有差異,因為人的情緒和感知會改變圖像的顏色和形狀。故此,他希望通過自己繪畫的顏色、形狀和光線,傳達出語言無法表達的一切。
誠然自第一幀照片在地上出現以後,人類的生活面貌,簡單而直接被紀錄下來。科技發展間接地改變了歷史的紀錄方式,令世人對過去的生活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雖然如此,照片依然無法取代任何形式的藝術媒體,因為人類對「美」的熱愛從沒減少,也就是說人類沒有放棄對「美」的追求。
到了今天,不少經典的藝術作品依然深受民眾的欣賞和讚譽,無他的,皆因作品傳達了畫家對「美」的表達,無論人像、花卉、動物、風景和建築物等等都看見了畫家的風格、筆觸和情感。正因如此,照片永遠無法取代藝術作品。
儘管三重野慶的繪畫技巧是無懈可擊,是一種美學的真實體現。但叮噹常常有一個疑問,就是畫家熬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繪畫一幅與照片效果類同的作品,除了給觀賞者一種鬼斧神工的驚嘆以外,作品又給了人們什麼呢?
叮噹不反對一些超寫實主義的畫家追求藝術作品的真實體現,因為這也是一種「美」的表現。可是,這些高水平的作品總是欠了一點點,那一點點可能就是屬於藝術家的狂與野。如果照片是現實的紀錄,那繪畫便是生活的體現,或許這就是超寫實派作品一直未能引起叮噹共鳴的主要原因吧!
三重野慶小資料:
三重野慶(Kei Mieno)是一名日本藝術家,現年36歲。1985年3月10日出生於廣島的三重野慶從事專業繪畫已經十多年,他非常擅長以寫實主義繪畫人像,大多使用油性顏料進行創作。
三重野慶於2007年畢業於廣島市立大學藝術學院,此後一直堅持自己對藝術的熱情,並不斷以寫實主義繪畫人像,多年來作品一直在許多藝術刊物中獲獎。此外,三重野慶的作品不停在日本各地展出,其中更包括日本第一個致力於寫實繪畫的博物館「法木博物館(Hoki Museum)」 。 2017年三重野慶更獲得了「法木博物館大獎」。
儘管三重野慶的寫實油畫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但他亦有從事水彩畫工作,並鍾情攝影藝術。三重野慶亦不斷在坊間舉辦很多水彩和油畫工作坊來推廣藝術。
照相機小資料:
據資料顯示早期的照相機結構十分簡單,只包括暗箱、鏡頭和感光材料而已。
早於1550年,義大利人卡爾達諾(Cardano )將雙凸透鏡置於暗箱的針孔位置上,使得映像效果比原來的暗箱更為明亮清晰。
1558年,義大利人巴爾巴羅(Barbaro)又在卡爾達諾的裝置上加上光圈,使成像清晰度大大提高。1665年,德國僧侶卓柏(chapter)借用了繪畫使用的暗箱設計,製作了一款小型可攜式單鏡反光映像暗箱。
1822年,法國人尼埃普斯(Niepce)使用感光材料,製作了世界上第一張照片,可惜成像不太清晰,而且照片需要曝光八個小時。1826年,尼埃普斯在塗有感光性瀝青的錫基底版上,通過暗箱拍攝了一張照片。
1839年法國畫家達蓋爾(Daguer)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攜式木箱照相機。自此以後,照相機發展一日千里,從菲林(膠卷)相機至數碼化相機的出現,不但紀錄了人類的歷史、發展和生活面貌,也大大增加了人類生活的色彩。
累積瀏覽 730501
全部攻略 2277
全部回應 2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