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司 敬!美味人生】的美味記憶版MV
http://sweetmemory99.pixnet.net/blog/post/29964457
文章來源 - Teresa的旅遊筆記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detailpage&v=74d6cJje6q0
這部片是台北電影節的開幕片,由英國名廚奈傑(Nigel Slater)所寫的自傳改編而成。影片從奈傑的童年開始說起,劇中可愛的小男孩和媽媽去野餐,卻將手上的三明治趁媽媽不注意時丟掉,假裝已經吃完。
電影看下去才知道原來主角的媽媽是一位非常不會料理的人,她認為罐頭比生鮮食品更安全,煮給家人吃的東西常常只是把罐頭加熱。當她嘗試別種餐點卻搞砸時,補救措施就是烤幾片土司當正餐吃,所以奈傑從小就對吐司有種特殊的情感,這也是片名叫做「Toast」的由來。
俗話說聰明媽媽笨女兒,有個很會做菜的媽媽,女兒就很可能變得跟我一樣什麼都不會。奈傑的媽媽因為對料理一竅不通,讓他從小就對烹飪產生濃厚的興趣。
在體弱多病的媽媽過世後,奈傑的家中多了個幫忙打掃的清潔婦波特太太(Joan Potter),和媽媽感情很好的他無法接受父親和她眉來眼去,到後來甚至是公開在一起。
雖然奈傑不喜歡這位工人階級的清潔婦,但不可否認的是她的廚藝精湛,各種料理都十分美味,牢牢抓住了奈傑父親的心。
這讓奈傑對於料理產生更大的興趣與慾望,在學校更選了一般女孩子才會選的家政課,想用食物和波特太太一較高下。
在奈傑的父親和波特再婚後,奈傑和波特的戰爭也愈演愈烈,兩人不斷做出各式甜點希望贏得奈傑父親的讚賞。而奈傑父親在這樣的餵食下身材日益臃腫,最後死於心臟病,成了這場戰爭的犧牲者。
因為電影改編自奈傑的自傳,所以是以本人的觀點來描寫身邊的人,劇中金髮的波特太太賣弄風騷金髮,和奈傑父親打情罵俏。所以電影上映後,現實生活中波特太太的女兒提出了抗議,認為這部片醜化了她的母親,波特太太本人並不是金髮,也從未支薪,並不是奈傑家的清潔工。
看完了這部電影,可以了解到奈傑為何成為名廚,但整部電影給我的感覺有點灰色,實在說不上是溫馨小品。唯一值得讚許的是電影中用了大量英國60年代當紅女歌手Dusty Springfield的歌曲當配樂,值得一聽。
感謝 迷失日本 提供以上資料
迷失日本 的個人日誌: www.littlefatjapan.blogspo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