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記當年,叮噹曾離開成長地方,到了袋鼠國求學,後來又因婚嫁,隻身從香江前往花旗定居。先別說叮噹因為將要適應新生活而感到不安與憂慮,就是要面對離別的傷感,已經叫她難受得很。第一次求學離港,叮噹雖然不捨,但歸期有望,故離愁很快便過去了。可是,第二次移民離港,叮噹的感受就不再一樣。
縱使資訊科技日新月異,可以拉近相隔兩地的距離,但是離開就是離開,一切的人和事也將因離去而慢慢改變。一種孤身上路,不知何日是歸期的悲涼,總叫她非常神傷。
眼淺(粵語解作容易哭的意思)的叮噹怕自己受不了離情,結果在第二次移民離港之際,婉拒了很多朋友、同工、學生和家長前來送行的美意。一則怕勞累别人,山長水遠走到機場送行;二則就怕自己失禮人前,哭成淚人。雖然如此,還是有朋友特意前來送別。無奈,送君千里,終須一別。掛著滿臉淚痕的叮噹不得不與父母、家人和朋友一一道别,然後獨自上路,踏進人生新的一頁。
無論如何,送行者的離別叮嚀與祝福,除了讓遠行人傷感之外,彷彿又給離去的人添加了一種「壯士斷臂」的豪情,又或是「不成功便成仁」的鼓勵。此後,雖然天各一方,彼此不能時刻相聚,但只要掛念之情常伴心間,那就是最美好的真情!
叮噹謹送上一首《送別》,借驪歌安慰送行者,一解不捨之情,並祝福遠行的人,勇敢踏上征途,克服重重困難與挑戰,迎接一個更美好的人生。
《送別》
《送別》小資料:
《送別》改編自美國作曲家約翰·龐德·奧德韋(John Pond Ordway)於1868年創作的歌曲,作品為《夢見家和母親(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是一首想念家園和母親的歌曲。歌詞如下:
Over hill and thro' dale with mother. 和媽媽一起翻山越嶺。
I've been 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 我一直夢想著家和媽媽。
《夢見家和母親(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
1907年,日本詩人、作詞家和教育家犬童球溪(いんどうきゅうけい)跟據翻譯,借調寫了一首《旅愁(りょしゅう)》。同樣地,歌詞表達了遊子思念父母之情。歌詞如下:
梦路にたどるは 故乡の家路 走在夢中 回故鄉的路
遥けき彼方に こころ迷う 遙遠的他們 心迷惘
わびしき思いに ひとりなやむ 遙遠的他們 心迷惘
《旅愁(りょしゅう)》
1915年,著名民國音樂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和戲劇活動家李叔同(弘一大師)在日本留學期間,為《旅愁》填上中文歌詞,並於1935年發行。歌詞如下:
一瓢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忽驚醒,在天涯,問何日,真在家。
《昨夜夢》
可惜,沈心工的《昨夜夢》始終無法超越李叔同的《送別》光芒。如今《旅愁》在日本傳唱不衰,而《送別》則在有華人世界成了驪歌中的不二經典。
累積瀏覽 696796
全部攻略 2254
全部回應 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