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家長抱怨,孩子顧著打機,一玩就一整天,睡覺、吃飯、上學都要催,甚至做作業都要大人看着才乖乖做。總之,事無大小都要大人看着才會做,否則別指望自己能做好。
Coach Lee家長教練表示,這些都是孩子缺乏自律性的表現。
一、培養孩子自律,幾歲是關鍵
一般來說,0-3歲並不是培養孩子自律的合適時機,因為此時的孩子需要父母傾注大量的愛,要讓這階段的孩子明白這個道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到了3-6歲時,是孩子規則意識和早期行為習慣形式的關鍵期,這個時候孩子的自我管理開始萌芽。他們會開始有強烈地表現及證明自己能力的意願,同時還開始在遊戲制定規則,以及樂於接受管束。此時的孩子各種能力開始發展起來,可以理解你的指令並順暢表達自己的想法。
因此,從3歲開始,父母可以開始着手培養孩子的自律。當然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通常到了孩子10歲左右才能真正形成自律,內化成自己的習慣。做到自律的孩子,在主動學習上的效率會高很多,同時還會約束自己自律打機。
總結,孩童時期的可塑性最強,從小培養他們的自律習慣會比傳授知識更為有益。
二、要想孩子做得好,首先讓他們感覺好
如果大人經常出現焦慮緊張的心情,孩子也會跟着煩躁不安,自動降低學習效率。此外,如果家長經常用超過孩子正常標準來看待孩子自我調節後的自律,很容易會讓產生焦慮情緒。
為了化解這種焦慮,很多家長會對孩子進行負面評價,但這種評價往往會傷害他們的自尊,讓他們對自己的自律能力產生懷疑,繼而進入一個惡性循環。
三、如何培養孩子自律打機,讓他們主動學習?
1.制定合理的家庭規則
對孩子而言,他們天生是沒有「我只能吃一顆糖」、「我只能看十分鐘電視」的意識。
因此,我們需要為孩子制定合理的家庭規則。
比如孩子想打機時,我們需要和孩子規定好時間,時間到了後就讓孩子去做別的事情。如果孩子哭鬧要繼續玩,家長也不要輕易放棄原有的規則。
通過制定符合孩子認知水平的規則,能讓孩子清楚知道,想不想做是一回事,能不能做是另外一回事,每個人的行為必須在一定的規則和邊界內。
2.幫助孩子認識和管理時間
自律的反面是拖延。很多時候,孩子明明知道必須現在完成的事情,卻總會給自己找很多理由,然後拖延下去。
面對這種情況,想要培養孩子主動學習,學會自律,就要管教孩子學會認識時間、管理時間、利用時間。家長可以先引導孩子遵循時間計劃去做事,與孩子一起制定時間表,告訴他們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後,剩下的時間就可以自由支配,從而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良好的時間管理能力。
3.先「苦」後「甜」,延遲滿足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引導孩子按照先「苦」後「甜」的原則做事,教會他們學會先完成小目標,再去享樂。
不要總是第一時間滿足孩子的要求或慾望,給他們一個等待時間或通過做事情來換取,這是一個鍛煉意志力的好方法,同時還可更好地培養孩子的自制力和抵抗誘惑能力。
當然,父母承諾了就一定要兌現,只是不要立即滿足他們。
4.孩子的自律,根源在於父母
不自律的家長很難教育出自律的孩子。
如果家長本身做事拖拖拉拉,但又要求孩子自律,這是沒有說服力的。家長是孩子模仿對象,你是什麼樣的人,你的孩子也可能會成為那樣的人。所以,想要孩子自律,就要先做到自己自律,這樣才能為孩子起到一個榜樣作用,甚至不用你多說,在這個耳濡目染的環境下,孩子也會成為自律的人。
記住,家長是孩子學習的一面鏡子,如果家長的生活是毫無自律,行為缺少基本的自控力,孩子也會有樣學樣。畢竟,再好的教育理念也抵不過「身教」二字。
在孩子的教育上,你是否經常出現疲累、沮喪和懷疑?Coach Lee家長教練幫助你減低在教養孩子過程中的憂慮,清晰自己教養子女的目標,讓你不再專注孩子的缺點,與孩子糾纏於衝突,而是善於發掘孩子潛能及優點,改善親子關係、培養孩子品格,一起創造非一般的成果。想了解詳情,歡迎瀏覽:https://www.coachlee-parenting.com
電話:852-29614252
地址:九龍旺角亞皆老街8號朗豪坊辦公大樓2512室
Email:info@coachlee.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