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一紙鈔票

叮噹貓 於 2022-04-06 09:08:49 發表  |  累積瀏覽 450

分類:

那些年,叮噹還是一個初小學生。母親天天給家裡的小孩「一毫子(一角硬幣)」作為零用錢。小孩不懂理財,天天花光一毫子去買零食。不過有些時候,叮噹也懂得與妹妹合資,以兩毫子光顧校外的雪糕車,買來雪糕三文治一起品嚐。


當然今天留在掌心的「一毫子」沒啥用了,掉在地上也未必有人會俯首拾起,因為它的價值很低,沒有人會關注自己損失了一角或兩毫。為什麼會這樣?是什麼令物價飛漲?為什麼人們口袋裡的錢會貶值?


叮噹不是讀經濟,也不懂財經。但總聽過不少自稱為專業的偽專家在分析,說什麼市場供求、人口膨脹、經濟失衡和戰爭爆發等等因素影響下,各國百物騰飛,金錢貶值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促請人們不要大聲小怪,面對事實,默默接受就是了。這些所謂專業意見,叮噹一直篤信不疑,因為她不是財經專家。然而真相是否如此?為什麼世人要啞忍接受一個不明所以的苦況?


新近幾年,叮噹聽見不少非主流媒體的評論員在討論為什麼花旗人要交税?既然花旗聯邦儲備局(Federal Reserve System, Fed)可以不停印刷鈔票,那麼政府要用錢的話,不就多印鈔票便解決問題了嗎?何解還要向國民徵税?費時失事?


當然叮噹立刻提出質疑,國家不停印刷鈔票,鈔票在市面流動數量越多,幣值自然下降,政府怎能不停印刷鈔票來解決財困呢?於是一國政府若要營運下去,便要向國民徵税,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不是嗎?相信有這樣想法的人,不止叮噹一個吧?!然而問題來了,究竟誰在釐定這一紙的價值?誰在制定合理的徵税比率?是花旗人民?是花旗聯邦儲備局?是花旗銀行?還是其他暗黑勢力?


我們細心觀看花旗的鈔票,置頂處寫著「聯邦儲備票據(Federal Reserve Note)」。乍看沒什麼特別,大家均明白一張紙鈔就是一個具有交易意味的憑證,不足為怪。叮噹翻查「票據(Note)」的定義,發現有以下的解釋,原來票據是指「根據書面所述,無條件自動實行其內容的一種憑證」。


花旗鈔票置頂處寫著「聯邦儲備票據(Federal Reserve Note)」


此外,票據主要由兩個方面組成,分別是「指定的款項及付款內容」和「票據權力或所涉及的物資」,要構成一張完整的票據,以上內容缺一不可。還有,根據「票據法(Instrument Law)」中所述票據擁有者對票據「擁有行使權和轉讓權」,持票者則對票據「享有進行轉讓或執行票據內所註明的各項權利」。


從「票據法」的引述去理解,當今流通花旗的美元,鈔票的擁有者是花旗聯邦儲備局,花旗人不過是持票人而已。換句話說,鈔票不屬於花旗人,而是聯邦儲備局借給人民使用的貨幣。在這前題下,花旗人既然借用了屬於聯邦政府的東西,人民當然要交付利息,利息便是税金了。可恨聯邦政府貪得無饜,向人民徵收的税金越來越多,越來越重,人民開始尋求解決被操控的方法。


政府向人民徵收的税金越來越多


如果叮噹的理解沒走錯方向的話,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各國都在積極打壓那些虛擬貨幣(Virtual currency)和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因為這些新興貨幣正是抗衡暗黑勢力和中央銀行操控的新力量。


各種加密貨幣


叮噹在想,難道這就是人們所說,將有一天不用交税的原因?事實上,人民不再借用聯邦儲備局發行的紙鈔,那麼便不用給天價的利息了。如此,人民才是世界的主人,我們以自己的方法,自己的貨幣與別人直接交易,少了全球暗黑勢力如那些敗壞的銀行家族從中剝削和掠奪,人類的生活將更富足快樂!


談及新興貨幣的出現,我們不能不追朔一些歷史。還記得古時代,人們沒有貨幣作交易買賣,以物易物就是最早期的商業行為。生意人頭腦靈活,漸漸衍生了一套與人交易的模式,先以石頭、貝殼等實物作貨幣,後以罕有貴金屬如黃金和白銀作交易貨幣。然後商人又發現身上攜帶大量貴金屬來交易,諸多不便,於是一些專為商人提供保管貴金屬的店鋪便應運而生。鋪主把商人存放的貴金屬數額寫在紙上成為銀票(banknote),方便商人使用。銀票店鋪如雨後春筍,紛紛在各地設立分鋪,由於銀票存取方便,商人開始使用銀票來進行大額交易。


  
早期銀票店鋪的宣傳品


銀票的出現原是取代攜帶貴金屬交易買賣的不方便,想不到最後竟成了一種流通的交易貨幣。一紙銀票代表了擁有者持有等值的貴金屬,如此看來,銀票亦乎合了一張完整票據中「指定的款項及付款內容」和「票據權力或所涉及的物資」的內容。假若銀票失去了黃金或白銀的支持,這一張票據只是廢紙一張。


時移世易,銀票消失了,取而代之就是各國發行的鈔票。從前各國的鈔票均有黃金或白銀作為儲備,用以支持鈔票的幣值。可惜種種因由下,各國存有黃金或白銀的儲備數量越來越少,加上債臺高築,拖欠中央銀行(暗黑集團)的債務越來越多。暗黑勢力眼見全球經濟即將崩潰,於是煽動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生,以此掩蓋全球經濟衰亡乃是暗黑集團掠奪太多所致。


戰後百廢待興,還發生了「大蕭條 (Great Depression)」的經濟衰退,全球人類生活苦不堪言。全球經濟一蹶不振,暗黑集團又再鼓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生,繼續從中取利。兩次大戰以後,世人身心俱疲,厭倦戰爭,積極投入生產,花旗的經濟更一日千里,成了戰後經濟復甦和發展最快的國家。暗黑集團蠢蠢欲動,有意將各國發行的鈔票從黃金支持本位變作美元支持本位,好方便中央銀行操控全球經濟。結果七零年代,花旗總統偉卓‧尼克遜(Richard Nixon)成功將鈔票從金本位轉作美元本位。從此以後,各國鈔票建築在一個沒有任何支持和承托的美麗泡沫上,亦為各地通貨膨脹和鈔票貶值揭開了序幕。不過因著戰後各國經濟起飛,世人賺錢多了,抵消了因面對貨幣貶值和物價飛漲的損失。


「大蕭條」 經濟衰退下,人們排隊尋求工作

可是紙包不住火,世界很快又陷入經濟困境,人們生活因貨幣貶值和物價高漲而變得越來越差,人民缺錢,國家窮困,無法償還中央銀行的欠債,於是一張名為「信用卡(credit card)」的東西出現了。就這樣,暗黑集團讓更多的世人「先洗(用)未來錢」,欠債的數目比從前更多、更廣。發達國家擁有信用卡越來越多,與此同時,連利息也沒有能力償還的人也越來越多,全球經濟又再次到達臨界點。暗黑集團只好展開一輪又一輪的計劃,先是「全球一體化(globalization)」去耗盡第三世界的資源,其次就是阻延全球無力償還欠債的經濟爆破惡果。後有「全球暖化(global warming)」、「氣候變化(climate change)」、「綠色計劃(green deal)」和「疫病大流行(Pandemic)等等都是同一遊戲操作模式,目的是要繼續操控全球人類欠債下去,不可以因為破產而逃出暗黑集團的奴隸制度。


期間,多個石油國家曾試以石油本位來代替美元本位作貨幣交易,企圖脫離中央銀行的操縱。結果多名中東國家領導被暗黑集團千方百計去打壓,好些更死於非命,不能善終,還被指為世紀大魔頭,遺臭萬年。誠然世人不能輕易擺脫中央銀行的操縱,因為美元本位依然是暗黑集團最有力的稱霸和掠奪工具。


多個石油國家試圖以石油本位來代替美元本位作貨幣交易,可惜無功而回


暗黑集團用盡方法來操控世界,難道世人就此乖乖受範,接受奴隸的生活?非也,正所謂「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世人總有方法除去惡魔的操控。近年那些被受抹黑的虛擬貨幣和加密貨幣,正是反對中央銀行霸權的民間力量。尤以加密貨幣為例,走勢非常凌厲,不單成為一種新興投資工具,假以時日,還有可能流通成為新的貨幣。


現今加密貨幣如比特幣(Bitcoin)雖有下跌趨勢,但依然強勁,要四萬五千多美元才能買一個比特幣。回顧當年比特幣才不過是九百美元而已,升值有多高,大家心中有數。雖然如此,叮噹還是沒能力買一個比特幣,當年如此,今天更是如此。


比特幣(Bitcoin)雖有下跌趨勢,但依然強勁


加密貨幣來勢洶洶,的確讓中央銀行非常頭痛。因此我們常常聽見那些偽專家在說加密貨幣是罪惡的溫床,必須嚴加監管。可惜加密貨幣銳不可當,暗黑集團不得不急急研究屬於中央銀行的加密貨幣來抵抗這些不受操控的民間加密貨幣。這意味著什麼?人民力量痛擊了暗黑集團,他們痛了。看來,人民抗衡中央銀行的路線走得非常正確,是吧!


暗黑集團公開表態說要加快推出屬於中央銀行的電子貨幣


寫到這裡,讓叮噹想到俄羅斯總統普京(Putin)借烏克蘭軍事行動,一石二鳥地達到目標,既為了自己和國家,清除乾淨烏克蘭的惡勢力和貪腐,又成功地擺脫了全球暗黑集團和中央銀行的操控。普京真是太聰明了。


今天篇幅太長,只好留待下回再談談普京和他的黃金,待續!


謝謝大家喜歡叮噹的小窩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N/A
  •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22
2025
142
2024
127
2023
167
2022
162
2021
188
2020
91
2019
99
2018
149
2017
152
2016
111
2015
155
2014
134
2013
171
2012
200
2011
214
2010
顯示更多

累積瀏覽 736476

全部攻略 2284

全部回應 2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