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性檢測
1、查驗隨貨技術資料、品質證明書2、外觀檢查
1)是否按要求做供應商標識及性能等級標識:
a 性能等級≥4.8級的螺栓螺釘必須標識;
b 性能等級≥5級的螺母必須標識;
c 公稱直徑≥ 5mm的螺栓、螺釘、螺母需要標識。
d 公稱直徑≥ 30mm的螺栓、螺釘,需在標識面打上生產批次號
e 硬度300HV的墊圈,需做相關標識(建議)
2)緊固件外觀
紧固件表面清潔、平整、無毛刺、無鏽斑、無缺牙、爛牙,鍍層不得有氣泡、脫落等缺陷,鍍層厚度滿足標準要求
緊固件尺寸檢測
依據相關的國標或技術要求(協議、規範及圖紙要求等)進行檢查
1、對螺栓、螺釘、螺柱、螺母,檢查螺紋長度、螺紋公稱直徑、頭部厚度、杆部直徑、螺母高度、直線度等,使用相應的螺紋通止規進行檢驗;
2、鍍前的螺栓、螺釘使用公差等級為6g的環規檢驗,鍍後應使用6h的環規檢驗;
3、鍍前的螺母使用公差等級為6G的環規檢驗,鍍後應使用6H的塞規檢驗;
4、通規檢查要求每個螺紋均能順利通過為合格,止規檢查最多只能通過2個螺紋才合格。
性能檢測-強度、塑性
強度:金屬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塑性變形和斷裂的能力
塑性:金屬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產生永久變形而不致引起破壞的能力
檢測手段—拉伸試驗
試樣製備:
1、取樣:成品、熱處理後的半成品,偏心取樣,螺紋直徑的1/4處,試件直徑按GB/T228.1-2010.2、制樣3、試驗設備4、試驗方法
試驗機夾頭夾緊試棒兩端,按不大於10mm/min的速率分離,直至試棒拉斷,記錄相關數據
5、試驗結論
1)抗拉強度:Rm=Fm/S0
10.9級高強螺栓要求: Rm≥1040MPa
2)屈服強度:
上屈服強度:ReH=FeH/S0
下屈服強度:ReL=FeL/S0
10.9 級高強螺栓要求: ReL≥940MPa
3)斷後伸長率 A
拉斷試樣緊密對接,呈一直線
用遊標卡尺測量L1
計算:A=(L1-L0)/L0
10.9 級高強螺栓要求: A≥9%
4)斷後收縮率 Z
拉斷試樣緊密對接,呈一直線
用遊標卡尺測量斷面橫截面積d1
計算:S=(d0-d1)/d0
10.9 級高強螺栓要求: Z≥48%
性能檢測-韌性
韌性:表示材料在塑性變形和斷裂過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韌性越好,則發生脆性斷裂的可能性越小。
檢測手段—低溫衝擊試驗
取樣:成品、熱處理後的半成品
抽檢比例:每批次8個試樣製備:
1、取樣:近表面取樣。
2、制樣:試件標準尺寸按GB/T229-2007(長度55mm,橫截面10mmx10mm,中間位置有V型或U型缺口) 。
3、試驗設備:擺錘式衝擊試驗機
4、試驗方法:
將冷卻至-45攝氏度,規定幾何形狀的缺口試樣置於試驗機兩支座之間,缺口背向打擊面放置,用擺錘一次打擊試樣,測定吸收能量。要求AKV2≥27J
性能檢測-硬度
硬度: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壓入其表面的能力,是衡量金屬材料軟硬程度的性能指標檢測手段—硬度試驗(布氏、洛氏、維氏)
制樣要求:試樣兩端平行,表面平整,不允許有油污或氧化皮
試驗設備:
試驗原理(洛氏):在初試力及總試驗力的先後作用下,將規定的壓頭(HRC 120度金剛石圓錐)壓入試樣表面,保持一定的時間後卸除主試驗力,在保留初試驗力下測試壓痕殘餘深度,以該深度表示洛氏硬度的高低
試驗標準:GB/T 230-2009
一、加載初試驗力F0,將壓頭壓入試件表面,計初試位移h0
二、加載主試驗力F1,保持一定時間,計位移h1後卸除主試驗力
三、保持初試驗力F0,測試此時壓頭位移h2
楔負載
楔負載是在做螺栓拉力試驗時,在螺栓頭部下方加一個楔墊,主要是檢測螺栓頭部與杆部的連接性能,當拉力載荷達到最高值時頭部不應斷裂。楔墊的角度有4、6、10度不等具體使用什麼角度的得按標準規定。
參照標準:GB/T 228
試驗方法:試驗機夾頭按25mm/min的速率分離
判定標準:拉力載荷達到最高值時頭部不應斷裂
螺母保證載荷
螺母的保證載荷是指在規定的拉力或壓力下螺紋不發生破壞或變形,試驗後能用手將螺母從試驗芯棒上旋出。
參照標準:GB/T 3098.2-2010
試驗方法:按右圖將螺母試件旋入芯棒,用拉力試驗機實施軸向拉力試驗,試驗機夾頭的分離速率不應超過3mm/min,施加規定的保證載荷,並保持15s,然後卸載,將螺母旋出。
判定標準:螺母無斷裂,螺紋無脫扣(可用手旋出,如需借助扳手,不得超過半扣)
保證載荷=保證應力SpX應力截面積
如M64螺母,施加載荷
=1060N/mm2X2680mm2
=2840800N
(應力截面積參考GB/T 16823.1)
化學成分
檢測設備:直讀光譜儀
原理:各種元素在高溫、高能量的激發下都能產生自己特有的光譜,直讀光譜儀通過“直流電弧激發光源+高純氬氣激發氣氛”,根據元素被激發後所產生的特徵光譜來確定金屬的化學成分及大致含量。
制樣要求:
1)不能有沙眼、小孔、偏析等缺陷;
2)樣品表面必須平整,可以完全蓋住激發孔隙;
3)樣品表面必須清潔、不得污染,不能帶有其他物質,也不能用手摸。
扭矩係數
簡介:目前常用的螺栓緊固安裝的方法有4種:扭矩法、轉角法、扭矩斜率法、拉伸法,其中最常用的安裝方法還是扭矩法,扭矩法是在彈性範圍內安裝,損耗很大,螺栓頭部摩擦、螺紋間的摩擦損耗了大量的安裝力矩,真正轉化為緊固軸向力的大約只占10%左右。(螺栓頭部摩擦占50%,螺紋間摩擦占40%)。
測定方法:按GB/T16823.3-2010規定,在試驗台上卡緊螺栓,持續施加扭力,逐步擰緊,在既定的施加扭矩下,得到對應的預緊力(軸向拉力),通過公式:T=k.F.d計算出扭矩係數k。
結果計算:連續進行8組試驗,得到8組K值,求出平均值和標準偏差。
判斷標準:在採用潤滑劑潤滑時,同批48連接副的扭矩係數平均值為0.08-0.105,48的扭矩係數平均值為0.805-0.115,同批扭矩係數標準偏差應小於或等於0.01。
扭矩係數的影響因素:主要有—摩擦表面的情況、潤滑劑的使用情況及類型、潤滑劑的塗抹部位。
1、摩擦表面的狀況
加工精度越高,扭矩係數越小
2、潤滑劑的使用情況及類型
使用潤滑劑的情況下,扭矩係數直線下降,最高可下降80%以上,而不同類型的潤滑劑對扭矩係數的影響有所差別。
3、潤滑劑的塗抹部位
1)半塗抹:只在螺栓和螺母的螺紋上塗抹潤滑劑(螺母支承面不塗);
2)全塗抹:螺栓和螺母的螺紋上塗抹潤滑劑,也在螺母支承面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