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人談及「水」,不期然會聯想很多與水有關的形容詞,例如以水為財,見財化水,甚或形容女人是水造等等。那麼古人又怎樣形容「水」呢?不得不説老子在《道德經》的名訓「上善若水」了,他將水提升至更高的層次,形容高品格的人就像水一樣具有種種美德。
思想家老子通過描繪水的特性而帶出具有水性的完美人格。水雖是灌溉萬物之源,但甘願卑處於下,這一種既不相爭也不怨咎的人格便是老子追求的至極之道,至極之善,故「水」亦近乎「道」。由此可見,水對人類身心靈有着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眾所皆知,地上沒有生物可以缺水而活,因此進入人體內的第二個最重要營養素就是「水」。水分充足的人會活得更長久和更健康,因為水是身體的主要組成部分,佔身體總重量的 50 - 60%,這也是水對健康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
一般來說,一個人沒有水只能生存幾天。身體的所有細胞、器官和組織都需要水才能發揮作用。水對於許多身體重要功能至關重要,從排出廢物到潤滑關節也需要水來進行。由於身體整天因呼吸、排尿和排汗而不斷流失水分,於是我們必須每天從食物和飲料中攝取足夠的水分來防止身體脫水。
此外,水能幫助我們保持正常的體溫,當身體過熱時會通過全身排汗來調節內部溫度。皮膚汗液的蒸發能使身體感覺涼快,讓體溫保持在正常範圍之內。如果一個人脫水,他就無法產生足夠的汗水來冷卻身體,倘身體溫度達到危險水平便會出現中暑症狀,故此人在戶外工作或出汗量比平常多的話,務請要多飲水,避免身體出現脫水情況。
誠然水對身體健康非常重要,它除了可以保護關節、脊髓和其他組織之外,更是身體必要的潤滑液,幫助潤滑、緩衝和保護體內各個關節。水亦有助保護脊髓的好處,能增加組織的柔韌性和彈性,防止身體受傷。還有口腔中的唾液和眼睛的淚水也等同潤滑劑一樣,有助防止這些器官出現乾燥症狀。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由水組成的唾液,它含有幫助分解食物中澱粉質的重要酵素。唾液除了可以滋潤食物,使其輕鬆通過食道進入胃部之外,在消化過程中,透過咀嚼更有效提升酵素來幫助分解食物,促進身體吸收更多的營養。還有水使排便更輕鬆,不容易出現便秘。
水作為血液的主要成分,不單有助輸送營養和氧氣到全身的細胞,更幫助身體經由排汗、排尿和排便來清除廢物。例如腎臟需要水來進行有效過濾血液中的廢物,並將其變成尿液排出體外,因此保持充足的水分有助於預防腎結石和泌尿道感染。如果身體經常缺水便會大大損害這些器官的功能。因此,每天飲足夠水量是有助防止身體脫水,原因是當身體流失的液體多於吸收的水分就會發生脫水狀況。
脫水的早期跡象包括口渴、口乾、 皮膚乾燥、尿液深色、排尿量比平常少、疲勞和頭暈…等等。由於水涉及許多身體功能,因此脫水最終會出現危及生命的症狀,包括精神錯亂、昏厥、呼吸急促、休克、心跳加快和無法排尿…等等。
據一項研究說明保持充足水分的人,他的身體更健康,發生慢性疾病的可能性更低,包括心臟病和肺部疾病等等,原因是水的攝取量減少會導致血液中鈉濃度升高,從而增加慢性疾病的風險,因此身體有充足水分的成年人遠比水分攝取不足的成年人更長壽。
重要的是,攝取水分充足的人能有效改善情緒和認知功能,因為脫水會導致疲勞、混亂、憤怒和憂鬱症狀的出現。還有在一項小型研究中,發現水與認知功能不佳有莫大關係,它可能影響人的記憶力和專注力的持久性。
在另一項針對年輕人的觀察研究中,發現觀察對象在十二小時限水後,他們的認知和情緒均表現欠佳。研究人員又發現只要補充200 毫升(約1杯)的水便可以改善口渴、憤怒、疲勞和整體情緒表現,補充500 毫升(約2.5杯)的水是最佳劑量,更有效改善人的情緒和認知能力。
那麽,人一天需要喝多少水呢? 人需要的水量取決於幾個因素,包括年齡、性別、活動量和健康狀況。對於健康人來說,每日充足的飲水量女性約為 11.5 杯,男性約為 15.5 杯。這水量包括從所有食物和飲料中攝取的液體總量。專家估計,大多數人每天攝取水分的 20% 左右是從食物中獲得,這意味女性每天飲大約 9 杯水,男性飲 13 杯水便可以保持身體有充足的水分。另外,生活在氣候炎熱的地區、體力活動量較多又或患有導致發燒、腹瀉或嘔吐的病人更應多飲水來維持身體有充足的水分。
(以上大部分資料承蒙Dr. Stanley Gravely 允許翻譯他的文章,在此特別鳴謝)
從以上的資料看來,水對身體健康非常重要。坊間不少醫護人員早已警告現代人因為工作繁忙致令飲水量嚴重不足。日常生活中身體雖未有出現嚴重脫水症狀,但長期讓身體處於水量不足的狀態會導致身體各個器官不停發炎,嚴重者更會誘發各種危疾如癌病或其他因身體老化而出現的疾病。有鑑於此,建議人們不要等到身體感覺口渴才去飲水,應經常保持身體有足夠的水分,這樣身體才能健康,不因身體出現發炎和老化而產生各種疾病。
累積瀏覽 722995
全部攻略 2268
全部回應 2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