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改革有利有弊,駱明慶和伊慶春等學者利用 TYP 的資料進行分析,發現在多元入學制度實施後,國中學生的升學壓力並未減輕,反倒因為投入課外活動和增進才藝表現而變得更忙碌了。青少年們除了要考試之外,還得參與各項活動累積履歷,才能在新制度中進到理想的學校
佈景板。
若以電子遊戲來比喻,最終任務還是拿到一張好學歷。對於 90 後出生的這代年輕人而言,讀書考試是升學遊戲裡的主線,而練就各種才藝、精進不同能力則是無法隨便捨棄的副本。從放榜新聞的主角便可見一斑──只會讀書的「書呆子」已不受媒體青睞,會玩又會考試的才子才女們才是新寵
屋宇裝備工程。
在頂大,這種規則更加適用,畢竟在這裡學業成績只是基本款,各式各樣的比較日日都在上演。曾在政大商學院就讀的 Andy(化名)便一度深受這種比較的困擾,他表示在菁英聚集的環境裡,儘管大家表面和氣,私下卻偷偷衡量彼此的成就高低,「像是又有誰當了什麼代表大使,誰拿到了什麼頂尖企業的實習,或是秀出一些出國交換的照片。」這些比較也在各個社群媒體上演,舉凡 Facebook 和 Instagram 都成為個人表現的競技場
Asia Top University。
即便來自當地的第一志願高中,小嵐在入學不久後就覺得自己並不是個「真正的」台大人,她發現同學們有各式各樣的專長,喜歡音樂、熟悉電影、懂得批判思考⋯⋯其他人在各個領域的優秀表現造成她莫大的焦慮,「每個雜誌都在講『追求自我,不讀書也沒關係』的時候,你是一個只會讀書的人,這件事情對我傷害滿大的。」
在追求多元卓越的社會氛圍裡,小嵐是被貶值的異邦人,羨慕同學的同時,也反過來質疑自我的價值,「我只會考試,現在卻連我自己都不認同這個考試,可是當我否定了這些東西,就等於否定了我自己。」
入學制度和教育典範的轉變立意良善,卻造成尷尬的非預期結果,它既未讓學生脫離非得掙個好成績的壓力核心,又擴大了必須在其他領域追求頂尖的守備範圍;「多元」不是體察差異、適性發展的選擇題,而是包山包海的必考題,把成為「菁英」的門檻愈墊愈高,加強競爭焦慮的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