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預防流感,很多家長都會趕在10月底前帶寶寶接種流感疫苗,但有部分家長看到b型流感嗜血桿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Hib)疫苗中有“流感”,便將它和流感混淆,認為已經自費接種Hib疫苗,就無需再接種流感疫苗。
香港時代醫療表示,Hib疫苗和流感疫苗兩者是不同的疫苗,預防的疾病也不同, 是不能互相代替的。
Hib和流感的區別有哪些?
Hib是兒童鼻咽部常見的共生細菌,主要表現為兒童肺炎和腦膜炎。這種細菌主要通過飛沫傳播,通常細菌棲息在孩子的鼻腔和喉嚨,孩子未必會生病;但如果細菌播散到肺部和血液循環系統,將會引起肺炎和腦膜炎,以及會厭炎、骨髓炎、菌血症、敗血症、蜂窩組織炎、心包炎等嚴重併發症。
據世界衞生組織估計,全球全年Hib感染者有300多萬人,近30萬人死亡,且主要發生在發展中國家。
流感則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多見於冬春季,臨牀表現以高熱、乏力、頭痛、咳嗽、全身肌肉痠痛等全身中毒症狀為主,而呼吸道症狀較輕。
據世界衞生組織(WHO)估計,每年季節性流感在全球可導致300萬~500萬重症病例,29萬~65萬死亡,其中所有5歲以下的兒童都被認為是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羣,但2歲以下兒童的風險最高,6個月以下的嬰兒住院率和死亡率最高。除此之外,孕婦、老年人和慢性基礎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羣,患流感後出現嚴重疾病和死亡的風險較高。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病毒感染及其嚴重併發症的最有效手段。
b型流感嗜血桿菌的危害性有多大?
對很多人來説,b型流感嗜血桿菌或許是一個陌生的概念。然而,它卻是引起兒童肺炎、腦膜炎和其他嚴重感染的常見原因之一,其中肺炎是1~59個月齡兒童的一大死因。
香港時代醫療表示,接種疫苗是預防Hib疾病的唯一有效手段,加上Hib已經對越來越多抗生素產生耐藥性,因此接種疫苗尤為重要。
事實上,早於2011年,WHO(世界衞生組織)就通過文件建議將Hib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到了2013年9月WHO直接表明立場,建議無論當地或國家監測數據是否可得,全球各國家和地區都應該將Hib疫苗納入兒童免疫計劃。
這主要基於一個共識,Hib疾病是一個公共衞生問題,因為它可引起嚴重疾病而需要住院甚至導致死亡,以及儘管不是每一個感染細菌的人都得病,但病原很容易傳播。
Hib導致的疾病主要有肺炎和細菌性腦膜炎,其中肺炎成為發展中國家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非洲一項研究表明,約20%重症細菌性肺炎是由Hib細菌引起的。另外,發展中國家有40%患Hib腦膜炎的兒童死亡,倖存者中有20%出現永久腦損害,包括失明、失聰和學習障礙等,在醫藥衞生資源不足的地區,Hib腦膜炎的病死率更高,從20%至60%不等。
目前,接種Hib疫苗是預防Hib感染的最有效方法,接種3劑疫苗後90%~99%的兒童會產生抗體。在美國,通過接種Hib疫苗,1995年5歲以下兒童中Hib引起的病例數比1986年降低了99%。
Hib疫苗有哪些類型?
由於近年來抗生素的濫用,導致b型流感嗜血桿菌的治療難度越來越大,因此“預防”成為治療b型流感嗜血桿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而接種Hib疫苗是預防Hib所引起疾病的最有效且最科學手段之一。
目前Hib疫苗類型主要包括:單獨的Hib疫苗和包含Hib疫苗成分的聯合疫苗,如:
六聯疫苗:包含百白破疫苗、滅活脊灰疫苗、乙肝疫苗和Hib疫苗;
五聯疫苗:包含百白破疫苗、 滅活脊灰疫苗和Hib疫苗;
四聯疫苗:包含百白破疫苗、Hib疫苗;
AC-Hib疫苗:包含AC羣流腦結合疫苗、Hib疫苗。
世衞組織建議嬰幼兒從6周齡開始接種Hib相關疫苗,但不同廠商的Hib疫苗免疫程序不同,接種前家長最好先詳細諮詢防疫站或醫護人員。如果已經接種五聯、四聯等含Hib成分的聯合疫苗,無需單獨接種Hib疫苗,但流感疫苗和Hib疫苗需要分開接種。
另外,香港時代醫療提醒,部分接種者在接種Hib疫苗後可能會出現輕微不良反應,如注射部位可出現輕微紅腫、 硬結、 壓痛, 偶有局部瘙癢感, 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 可自行消退。另外,也會出現全身反應,如發熱發應 (多數在38.5℃以下),偶有煩躁、嗜睡、嘔吐、腹瀉、食慾不振,偶見非典型的皮疹, 一般可以自行緩解。
香港時代醫療提供各種疫苗接種服務,讓孩子享受政府免費疫苗接種計劃以外的額外保障,也為父母注射多一份安心。想知道哪些兒童疫苗方案適合自己的孩子,請瀏覽:https://www.medtimes.com.hk/babyvaccine-p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