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節島(Easter Island)原稱為 拉帕努伊(Rapa Nui),位於南太平洋上一個孤立的島嶼,1722年的復活節被荷蘭探險家發現,因此被稱為 復活節島。由於沒有文字記載,復活節島最初的歷史已經無從稽考。歷史學家相信島民是 玻里尼西亞(Polynesia)北部 馬克薩斯群島(Marquesas Islands)居民的後代,大約在1500~800年前拉帕努伊人的祖先帶著全家乘坐獨木舟來到復活節島定居。根據 拉帕努伊人的口頭傳說,大約在1000年前島民開始建造大量的巨型摩艾(Moai)石像,用作宗教活動,每一個 摩艾也重達幾十噸和高數米。隨著後期島內資源枯竭,大量未完工的摩艾石像被遺棄在Rano Raraku。在1770年左右,島上的各部族大戰期間推倒屬於對手部族的摩艾,並砍下摩艾的頭顱。1888年智利政府吞併了 復活節島。自1971年起,島上每年也舉辦一次盛大的文化節,以紀念拉帕努伊人的歷史,來自世界各地大量的遊客也湧到復活節島觀光。
自由南美 海濶天空 – Day 20
行程:復活節島, 智利(陰晴不定間中微雨)
繼續上一篇Day 20行程。
<<復活節島(Rapa Nui), 智利>>
午餐之後到達第四個景點Ahu Tongariki,復活節島上最大的Moai群便在這兒,即是Postcard上一整排15尊巨大的摩艾石像,是復活節島必到的地方,也是最美日出的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