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馮睎乾:到底,是不是孫中山推翻滿清呢?

叮噹貓 於 2025-05-12 08:35:06 發表  |  累積瀏覽 30

分類:
文章轉載自 馮晞乾十三維度


日前有讀者來信,問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最近在 Threads 上看到很多台灣人說,推翻滿清的不是孫中山,而是袁世凱。他們提出的證據是,滿清的退位詔書是寫退位給袁,而不是孫。而且,孫中山是在 1940 年才被國民黨選出來尊為『國父』,在這之前並沒有『國父』這個說法。


「關於是誰推翻滿清,我從小到大都以為是孫中山先生,因為學校老師都這樣教,社會上好像也沒有人提出異議。但是滿清之後,袁世凱的確短暫地當了皇帝,現在這個新的說法,真的讓我有點動搖,難道我真的被『洗腦』這麼多年了嗎?」



說到「誰才是真正推翻滿清的」,這就要看你怎麼定義「推翻」這兩個字了。武昌起義並不是孫文策劃的,事發當時他甚至不在中國,而是在美國Denver。他是兩天後看報紙,才知道「武昌被革命黨佔領」(詳細內容可以參考孫文的《建國方略之一:心理建設》)。如果你認為「推翻」是指「親自指揮、親自部署、親自督戰」才算數,那孫文的確沒有直接推翻滿清。


以當時的局勢來說,真正有實力把搖搖欲墜的滿清王朝一腳踹翻的,是那個老謀深算的袁世凱。他手下有一支很強的北洋軍,又當上了內閣總理大臣,北方的政權幾乎都在他的掌握之中。清廷請他出來收拾殘局,他卻暗地裏跟革命黨眉來眼去。革命黨人也心知肚明,光靠自己那點力量,恐怕很難打贏北洋軍,所以就想辦法拉攏袁世凱。老奸巨猾的袁世凱也表示贊成共和,但他開出的條件是要讓他當總統。


後續大家都知道了。孫文回到中國,被選為臨時大總統,清廷知道袁世凱已經倒戈,大勢已去,只好頒布退位詔書,讓「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孫文沒有眷戀權位(實際上他也沒有足夠的實力不妥協),乖乖把臨時大總統的位置讓給了袁世凱。


嚴格來說,清廷的詔書並沒有明說要退位給袁世凱,只是讓他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跟革命黨協商而已。後來他竟然開倒車稱帝,改年號為洪憲,還自吹自擂說「帝號由清室移轉,並非取之民國」(語見劉成禺的《洪憲紀事詩》),這種話當然不能當真。


那麼,「推翻滿清」就完全是袁世凱的功勞,孫文只是個搭順風車的人嗎?的確越來越多人這樣想,但實在有欠公允。你固然可以說,辛亥革命沒有袁世凱就不成事,但假如沒有孫文,恐怕未必有辛亥革命。


如果沒有孫文十幾二十年來的革命宣傳,組織興中會、同盟會,到處演講募款(雖然也不是很順利),整天喊着「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這些口號,以此來激勵人心,辛亥革命也不可能一呼百應、水到渠成。


孫文就是那個吹響號角的精神領袖,到處奔走疾呼,點燃了革命的火苗,而真正收割革命果實的,卻是那個拿刀子捅死清朝的袁世凱。所以你問我「到底誰才是真正推翻滿清的人」,我只能說:一個是夢想家,一個是實力派,這兩個人,缺一不可。


至於「中華民國國父」這個稱號,的確是在 1940 年才正式被國民政府確立的,但說之前沒有「國父」這樣的稱呼,也不是完全正確。孫文在 1925 年過世的時候,豫軍總司令樊鍾秀曾經送上一個巨大的素花橫額,上面就已經寫着「國父」兩個字了。由此可見,「國父」這個尊稱在民間早就出現,只是 1940 年才獲得官方正式認可。


最後,讓我簡單地回應這位讀者懷疑自己被「洗腦」的問題。為什麼我們從小上的歷史課,都好像把推翻滿清的功勞,幾乎全部歸功於孫中山一個人呢?這個現象背後,其實是課堂教育的限制和政治宣傳交織在一起的結果。


國民政府將孫文尊為「國父」,當然有其政治上的考量:除了藉此建立國家認同,也希望鞏固自己的執政權威。另一方面,學校為了方便教學,也會盡量把歷史敘事簡化。談到辛亥革命,就着重在孫中山這個「主角」身上,從而淡化袁世凱等人,甚至某些偶發事件(像瑞澂逃跑)的實際影響,讓學生更容易理解。


這不見得是刻意的「洗腦」,只是歷史教育的基礎階段,難免會比較簡略,不會深入探討各種細節。所以一提到汪精衛就是「漢奸」,一講到孫文就是「國父」,好像舞台上的樣板角色。


不禁想起張愛玲說過:「我沒有寫歷史的志願,也沒有資格評論史家應持何種態度,可是私下裏總希望他們多說點不相干的話。」我也希望小時候上歷史課,能多聽一些「不相干的話」,像是「蘿莉控」孫文跟大月薰的戀情、康有為晚年為了「回春」而割掉睪丸,諸如此類,都可讓你更真實地認識這些近代史名人。


可惜的是,這些「不相干的話」都很難在中小學生面前宣之於口。所以歷史這回事,真是要終身學習,甚至與時並進地「更新」的,在不同年紀跟不同時代,你都可以有截然不同的體悟——歷史沒有永恆不變的常識,歷史不單是當代史,更是你個人的思想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

耶穌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馮睎乾小資料:


馮睎乾為香港作家,網絡時事評論員。

 


最廣為人知是馮睎乾用了十年時間,詳細分析和解讀張愛玲的小說,並在2018年出版了《在加多利山尋找張愛玲》一書。有趣的是,這一位自稱並非張愛玲迷但又稍微通曉一點算命知識的作家,還以「破解張愛玲的三個秘密」作為賣點,在香港書展中暢談張愛玲的創作過程。






      謝謝大家喜歡叮噹的小窩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N/A
  •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56
2025
142
2024
127
2023
167
2022
162
2021
188
2020
91
2019
99
2018
149
2017
152
2016
111
2015
155
2014
134
2013
171
2012
200
2011
214
2010
顯示更多

累積瀏覽 803348

全部攻略 2318

全部回應 2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