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雪山點線面: (梅里) 上雨崩--達金--嘎久達--格桑梅朵--懸崖引水道--尼農(J)

atcmkt 於 2012-12-07 00:00:00 發表  |  累積瀏覽 483

分類:行山 長線旅遊 特色景點 ;地區:中國
日照金山--明永冰川--雨崩--中日登山大本營--神瀑--尼農峽谷--鹽井--飛來寺
(篇尾可直接連接picasaweb相部)

雨崩主要的景點有三個,前兩個走了,只剩下神湖沒去。神湖最為神秘,當地人將去神湖的走法說得很模糊,路況複雜艱難無比。前兩篇曾寫到去神湖的游客約略是百份之五,原來那是雨崩村的風水地,難怪村民不大願意指點迷津。很多攻略也只是描述往神湖很辛苦,尤其是高山反應,對於神湖入口分叉路多也只提老鄉指點輕輕帶過,然後到了某個高度則只是單一雪山的路徑。

試想想我們平日香港行山,最高不過是由東涌市鎮經羅漢塔直上到鳳凰山海拔934(大帽山不算,因為最高點是禁區) 。去神湖相信很艱難,因為我們住在上雨崩、海拔3278,下雨崩海拔3050米,由上雨崩過下雨崩需下降到2994米溪澗,然後由下雨崩上攀海拔4350(有說4700)的神湖,由上雨崩去神湖總落差單程最少是1641米(若神湖是海拔4700米則單程總落差是1991米),來回是3282米,還要沒有差錯走多了寃枉路。這裡是雪山地域,往神湖坡度很大,是攀山,不是行山,對我們這種老友來說,無論體能和未知的高山反應絕對沒有跨大,而且路程來回超過40公里多,已經過了十二月,必需帶上能抵禦零下十多度的營幕,氣壓鍋,糧食;否則隨時大風雪封山,若有一點點風雪意外就真的叫天不應了。我們上述什麼也沒有準備,這變成必需放棄的景點

由下雨崩離開村口,過了水泥橋,右轉上山是通往神湖;開始段容易走失、因為往神湖下段林帶分叉路特別多。而左轉則是走尼農。告示把走尼農線形容是一條陡峭的路線,一路是懸崖峭壁。攻略提議早上一早走,因為上午風小,下午風大形成落石多。很多攻略也說當地人寧願翻過南宗埡口也不大願意由雨崩去尼農這段路。這是昨天神瀑回來往村口機耕路看看,水泥橋前看到的提示警告牌,叫驢友不要走尼農線、每年都有人走尼農路線失踪云云,極盡恐嚇的能事。情況好像香港行山一樣,越多警告牌或路不通行的越多人走一樣!

七八月是梅里雨季,尼農峽谷段和懸崖引水道段溪流暴漲,洪水咆哮時掉下去完全沒有機會生還。

在這幾天裡,差不多包括驢友和村民,逢人就問尼農線的走法,答案多樣化,越問越迷惘。不過昨天過了水泥橋左轉先試走下雨崩村村口機耕路走了十多二十分鐘,有了點把握,我們打算早點出發,那是先經下雨崩村口想想下雨崩村這個告示牌是2008年立的,超過四年了,路應該好走了吧。回到客棧,剛好有三個老外也打算走這條線,我們決定結伴走尼農。

早上起來,那些走尼農線的兩小時前已經開發走了
自制的最新導遊圖

我們知道若果從下雨崩出發、將會先走一條較為寬闊的機耕土路,那時估計也許很簡單。早點時,我們再次詢問了怎樣才好走,客棧的老板說不用走下雨崩,經下雨崩會拐多了路;從上雨崩同樣可以走,到某個地方後會過木橋,和下雨崩走的路匯合,然後會經過一個牧場,那裡的路會麻煩一些。老板帶我們從上雨崩去到入口,說一直往下走便成,後來知道我的兄弟花了點小費


開始時,感覺這條路很簡單,前行不久再遇到這分叉。左邊上面是一間正在建造中的客棧,基本上就是沿著右邊這一條路往下走就對了。
左邊分叉路上山/靠右行

左上望


三個年輕人腳步比我們輕快,不久便拋離了一段距離,踪影也不見了。不過不熟識的環境;快並不保證走對了,沿途不停對照地形、方向比什麼都重要,這是野外追跡的基本

這裡也是靠右邊走,左邊同樣是上山路

 剛發生塌方的地段只容一個人通過

如果從下雨崩出發,是望向雨崩河對岸的機耕路。當時估計我們從上雨崩出發,最後都會在中途和對岸的機耕路匯合(,看篇尾"網上徒步路線圖二")

小徑時窄時寬,這時是早上,前進的方向是東面。陽光從前方照射過來

也因如此,我們可以參考對岸的土路的方向而行,不用給前進方向的烈日照射模糊不清

這裡有分叉岔口,但河谷下面好像有個村落,於是我們由分叉岔口下降!很快就望見了一個村莊,但那只是數間石砌屋的小村落。

看下面最後的附註網上徒步路線圖註解參考圖二這個應該是達金。當時我們只有這張導遊圖,也認為它的資料是最新最準的!達金在河谷的左岸;換另一句話說;從上雨崩出發,雨崩河在我們的右邊

通常我們分河谷左右、是由站在上游向下游方向計算的;這時我們在河流的左岸,故此靠左岸的是達金。我們進入達金村,整個村莊裡是沒有人的,羊牛狗雞也不見到一只。相信這是個農忙時的臨時居所

這是村頭,下面是雨崩河(冬天是溪澗,雨季是奔騰的急流)

屋邊的幾棵樹樹頭高度,望向對岸隱隱約整整齊齊排列的應該是條機耕路、那是未下降前判斷約略的位置。村頭見不到任何橫過溪澗的設備,後來直行到村尾,見到了一條木橋…


看看對岸上面的機耕土路在那裡

木橋對岸有幾條隱約小徑,左邊則有一條小路。我們應該沿著左邊的這條小路沿河而下,但先入為主參考了篇尾前人導遊圖在達金過橋匯合機耕路

我們橫過了木橋,到達河的右岸


過木橋往機耕路回望左岸,近河的房屋應當是驢馬的房欄。到底在這樣荒涼的地方,晚上可能會出現狼群。村屋和我們站立的位置之間是河溪,現在雨崩河在我們的左邊了

望回對岸,那是村後分岔口的小徑仍舊沿左岸引伸,後來我們見到有人沿那邊而下

我們則爬上了右岸的機耕路

不久又遇到了那三個老外,他們也迷失了方向,由下面的樹叢中爬了上來。由於沿著機耕土路繼續前行,在前方遇到了塌方,林中無法判斷正確方向


機耕路分岔口,我們由拍攝的正前方而來,另有一條機耕路一百八十度轉彎下降,即站立的位置往下走,而在拍攝者相片左方是塌了方的機耕土路

機耕路分岔口繼續前行是塌方的土路,整段路基面是整齊地橫切了沉下一兩尺,裂縫並向上下林帶廷伸。此處是面茨姆峰東面很陡斜的山溝,上面是面茨姆峰東面的冰川。這是連接路基面沉降的塌方,廷伸見到的是接近垂直V形斷裂帶,地層極不穩定,這是山體滑坡的跡象結構,我們進入去不够五分鐘就退了回來,裡面倒下的樹木很多。然後等齊了上坡探路的老外細心觀察這裡是迷踪黑點之一,別冒這個險!

最後我們回頭,回到機耕路分岔口一百八十度轉彎處下降,我們見到了前方河谷的炊煙,下面是另一小段土路

不久我們聽見了有人在樹叢下面呼叫,於是留意到樹叢後是一個村莊,這是嘎久達。在這裡需要下降河邊,也正是第一張衛星軌跡圖"嘎久達"有個轉彎箭嘴的地方。而前述上面迷路的山溝是個極不穩定的V形山谷;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那些機耕土路可能是隨意開的?到了嘎久達這裡,我們下降河邊要沿河走。參考前人的導游圖,也沒有任何一篇驢友攻略提到這一點,這位呼叫我們的內地驢友也是第一次走,相信他是在達金沒有過橋沿河直下到嘎久達。即是說達金和嘎久達之間有另一座木橋!


回來看百度有關雨崩徒步尼農的介紹,仍籠統地說:去尼農,大部分路段為較寬闊的機耕路,最後是沿著來的園地邊一塊圈起上下降到達河邊,就是第一座木橋但之前我們在達金已經過了橋!這條圈起來的園地後說的 "第一座木橋" 應該指的是下面第三,四,五張"有塌方跡象的下游溪澗" 的那一條,這木橋是位于橫過雨崩河的支流,源自面茨姆峰東面都記扎溶解的冰雪溪流。

這是嘎久達,上方整齊的林帶就是剛才說的機耕路,那是通往山溝裡面"整段路基面是整齊地橫切了沉下"的地方。

圈起來的園地

在村莊其中一間房舍,我們見到了往尼農的記號。這和香港行山隊在分岔口留下隊標的方法相同;習慣上即使有分叉小路,若大隊沿著大路走可能不會留標,但每轉入小徑或分叉路口必會留下方向記號,走錯路則會留下回頭標,這很管用。(內地驢友大多沒有這種習慣)

這是上面山溝有塌方跡象的下游溪澗;它是雨崩河的支流,源自面茨姆峰東面都記扎溶解的冰雪溪水最後流入雨崩河。

(百度所寫;"一塊圈起上下降到達河邊,就是第一座木橋"---相信是指是這條木橋,但這條河不是雨崩河,它不過是雨崩河的支流)。



這位是呼叫我們由機耕路下來的內地驢友…他剛從墨脫南下,路經雨崩。依驢友代號規則,忘了請教他的驢號。

回望

進入木場,繼續沿右岸向谷口方向走。這照片是伐木工人好奇地看著我們這群天外來客

不要理會木場的那條木橋,那是伐木用途的

我們給他們拍照,附近的工人自動自覺埋位…



冬天山區交通困難,沒有電力供應,村民取暖靠的是木材,所以才有機會見到木場




雨季容易發生塌方落石,這個塌方已經掩埋了部份小徑河道…


欄柵處

回望

上來一隊驢馬,它們怎樣穿越懸崖引水道?那裡最窄處只够兩英尺…

回望

尼農峽谷--與澗平行


跌瀑










通向格桑梅朵的引水道

行進中窺見白馬雪山

中下: 瀾滄江/右上: 遠眺扎拉雀尼(白馬雪山)

路上隱約見到橫過雨崩河最後的木橋

格桑梅朵 (中途客棧)






格桑梅朵補充體力繼續行程


橫過木橋


回到左岸,雨崩河又在我們的右邊了…






進入懸崖引水道段(尼農引水道)




懸崖引水道時寬時窄,向尼農方向走,大家都沒有留意,因為走回頭路回拍這個引水随道,才發現這裡是第二個迷踪黑點。雨崩走向尼農,這裡必需盡量貼石壁行,別靠外邊走…

我就是站在假路面正中外邊向前拍攝,那時有個瞬間好特別的感覺,後來去到遠處彎位回拍,才發覺危機…我剛才站著的是假路面。

下雨崩村口的提示牌說這裡崖路落石多,風大。除此之外,部份路段寬度只有兩英尺左右,任何不適頭暈,高反,身體不平衡,給石頭跘倒掉下去、若在雨季,咆哮的江水就會瞬眼之間把人捲走,可能將人帶到湄公河去!


遠處回頭,難怪走過時有點感覺。在大風雪大雨的情況下,吸盡濕氣的木板上面鋪滿石塊、不幸遇到個重負荷的站在弱點上絕不保證安全(把這圖橫移向右一點看清楚那懸空木板位置)

例如下雨,薄冰站上那個拍攝中的老外旁邊斜石面上,一跣,下面就是百丈深崖。留意那塊路面下面的木板,長時間的負荷,積壓,破裂,繞曲,這樣大的跨度加上這樣薄的木板,只需數年便問題百出。何況只靠兩個支點;下面是直崖,掉下去急流可真是兇多吉少。應了山友的話,最安全的地方也是最危險的地方。這不是路,這是Dummy!




這幾個老外好有表演慾,在下面照片爬上泥堆後,下來跣腳還差點出了意外,沒有衝下澗滄江去!

尼農峽谷雨崩河匯合澗滄江處

澗滄江



澗滄江尼農途中


下降至尼農橋








雨崩出尼農門票上的地圖應該是最新的,那是從上雨崩出發,和我們行走過記錄下來的衛星軌跡圖完全吻合。除了神湖未經考核,我們自制的導游圖應該是最準!

網上徒步路線圖註解
下面三張草圖從網上下載的,都表示由下雨崩出發。

參考圖一:
由下雨崩出發,約行一小時便需過橋到達德一行村,這圖由下雨崩左轉機耕路一直到達金(NaJi) 有三座木橋。到達金後再過橋到下行右岸達金村。事實上我們沿著左岸下行沒有經過什麼德一行村。


參考圖二
由下雨崩村左轉便一直沿河右岸下走,差不多過了格桑梅朵接近瀾滄江才再過橋靠左岸,事實上我們在格久達(嘎久達)已是機耕路接近盡頭,卻是塌方並不通行。看來沿河右岸的路段較為複雜和不明朗!這張在網上被選97%準確!

參考圖三:
也是由下雨崩出發,在嘎久達三渡木橋,在嘎久達後便一直靠雨崩河的左岸行走,連格桑梅朵也沒經過,那是憑空想象出來的?木場後段到格桑梅朵左岸是直崖沒有路的,這圖也應該XD!


雙按相部連接

進入picasaweb後,先放大(左邊),然後可以在右上角Map下拉,將圖勾選設定為Terrain



感謝 atcmkt 提供以上資料
atcmkt的網誌 http://atcmkt.blogspot.hk/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中國
  • 攻略時間:1日以上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15
2013
39
2012
41
2011
16
2010
顯示更多

累積瀏覽 81457

全部攻略 111

全部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