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後,中國內地愈來愈少人穿旗袍,反而香港還保留了這個傳統。但其風格則趨向短身、修腰、有胸褶或腰褶、色彩奪目、裁剪貼身,務求營造女性葫蘆身形的效果。亦省略了滾邊及花鈕的裝飾。
當然……巧究的珠片刺繡、布料、及花鈕扣仍是旗袍中主要的神髓……
此旗袍是仿照清滿旅婦女所穿的長袍來設計,寬身、闊袖、領口、衣襟、袖邊及下襬均鑲有闊滾邊,然而這旗袍是用來作教授縫製傳統旗袍工藝用的,讓技術得以保存及傳承。
看看……從前做一件旗袍,只需要十元八塊!但可能已經是打工仔半個月人工。
60年代以後,旗袍終於在日常服裝中淡出。
但是卻並未完全消失,反而在不同領域中繼續存在,包括校服、酒樓制服、禮服及代表香港的民族服裝。
還記得這件旗袍是由那一位香港小姐所穿著的呢!
直至今天,在許多特殊、隆重、或需強調中國人身份的場合,很多中國女性都會自然地選擇穿著旗袍。
2008年北京奧運禮儀小姐所穿的製服。
可記得曾是誰人穿著的呢?
這件就是高夫人於領取諾貝爾獎時所穿的。
來到最後的部份,就是想表達不少設計師,都喜歡將旗袍的元素加入現代時裝服飾中……在無窮的變化下,令旗袍在新世代下脫變。
~~~~~~~~~~~ 完 ~~~~~~~~~~~
感謝 小妹 提供以上資料
小妹的網誌:http://xiaoxiaomei2013.blogspo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