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forbeschina.com/review/201301/0022981.shtml
詳細報道 http://www.amazon.com/Bend-Not-Break-Life-Worlds/dp/1591845521/ref=cm_rdp_product
Amazon 購書網上的書評 這幾天,在Amazon購書網上越来越多傅苹自傳里的细节被海外華人翻译成中文,我說說我的看法。 最新的一段描述她早年在上海的奢华生活(据她小时候玩伴说她从未在上海呆过),是三年饑荒(59-61年)结束不久的时候。 她說:“ 小时候在上海姨妈家享受着每天晚上顿顿八菜一汤四小菜的生活,其中她 最喜爱的一道上海菜是 薄荷芒果酱抄银杏蟹肉( crabmeat with ginkgo nuts in mint mango sauce)。 據我所知,三年大饑荒后中國政府派發“購糧簿”給城鎮居民,凡購買食品、生活用品一律憑證、憑票購買。 當時每人每月配給二兩食油,每晚煮八個菜的話,那來這么多油煮呢?我真搞不懂傅 苹 家為什么可以每晚吃八菜一湯?她家從那里購來食物?會不會上海跟廣東不同? 傅苹說:“8岁在上海的生日还有square正方形的生日奶油蛋糕呢,奶油花是周边绿格纹镶边,面上覆满黄玫瑰的”。 傅 苹 是58年出生的,58年-61年是全國大饑荒,她說她是66年被紅衛兵從家里捉走的,也就是說,她的吃生日蛋糕應是62年-65年之間。 關于這個生日蛋糕我也同樣搞不明白,我生活在廣州,接近香港,五姑爺是南洋歸僑,我家一堆海外親戚,定時定候寄僑匯票回來,五姑娘帶我去廣州海珠廣場的“華僑大廈”的商場買食品的,我從來沒有見過生日蛋糕,不要說見過,根本不知道生日有生日蛋糕吃的,只知有紅雞蛋。 因為當年視西方國家為死敵的,凡是西方人吃的、用的、看的一律被批判為資產階級的東西,一律封鎖不讓我們愚民知道的。我是八十年代看香港電視才知道原來洋人生日是吃蛋糕、吹臘燭的。 傅苹是58年大饑荒那年出生的,到她懂事也該是62年吧,難道那時上海有西式生日蛋糕賣?有上海的網友嗎?請說明一下,我是很有興趣知道當年的事情的。 傅苹還說:“小时候在上海时,她的哥哥们(养母的亲儿子们)是穿着 一位香港裁缝师傅量身定制的西装上学的”。 但據我所知在那个时代最好的裁缝师傅是上海师傅,在香港做西服出名的師傅全是上海人,他们全部是49年之前逃去香港的。她一家就住在上海,要做西服應當在上海就可以找到最好的師傅做了,有必要去香港做嗎? 待續
感謝 mooimeisje 提供以上資料
mooimeisje的網誌: http://blog.xuite.net/mooimeisje/hkblog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N/A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中級探險員
累積瀏覽 408067
全部攻略 1145
全部回應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