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意見說新高中課程的「應用學習」科的認受性成疑,例如2010年9月1日《都市日報》「葉劉教室」的文章提出了一些質疑:(1) 應用學習科目的學生無須參加公開試,由提供課的機構負責評估,成績只有「達標」和「達標並表現優異」兩個等級,成績難與學術科目看齊;(2) 發展知識型經濟需要高學歷人才,應用學習科目是為未能適應學術科目的學生而設,不利升學,只會加深教育鴻溝,阻礙階級流動。
我覺得這些質疑並不成立。首先,學習評估(assessment)有多種,最為人熟知的,當然是像中學會考和高級程度考試等大型考試,但其他方式如「持續評估」、「個別評估」、「自我評估」等,在特定的科目和學習環境,也被視作有效。評核的等級也不一定要分5-6級,如A-F或1*-5。一個評估方式是否可信,主要取決於它是否達到一定程度的validity和reliability。應用學習課程由各大專院校提供,該評估結果受考評局監察,評估方式的validity和reliability 亦要達到考評局的要求。
第二個質疑關係到學習途徑和知識型經濟。眾所周知,每個人的興趣和學習途徑不同,有人擅於學科如文學、數理等,有人擅於術科如美術、音樂等,教育制度應具有充分的彈性,讓所有學生發展潛能,其實只要編排合適,任何科目都可以培養共通能力和思維的發展,應用學習亦不例外。配合邁向知識型經濟,新加坡的「thinking school, learning nation」口號最精簡:學生要學會思考,國民要持續學習。所以在知識型經濟的社會,學習是持續終身的,在中學修讀「應用學習」,並不代表從此放棄「高學歷」,其實知識型經濟需要的是高「學力」(學習能力)而不僅是高「學歷」,兩者同是要持續地累積,羅馬非一天建成,但條條大路通羅馬。應用學習是新高中課程的一部分,課程設計理念亦相同,「葉劉教室」指它會「加深教育鴻溝,阻礙階級流動」,未免言過其詞了。
感謝 新月人 提供以上資料
新月人的網誌: http://notsomoon.blogspo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