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環乘渡輪約半小時便到坪洲,隨意在島上逛逛,已感受到坪洲的特色。
坪洲特色之一是榕樹多,每株都高大濃密,絕對比柏麗大道的榕樹健康。坪洲碼頭與天后宮之間兩旁的榕樹下,還擺放了椅子供人休息乘涼。以榕樹為名的南丫島榕樹灣,榕樹反而寥寥無幾。
坪洲特色之二,是家居門前可停放小艇,很像外地的一個「千帆之國」,這些屋附近正好是東灣,所以坪洲應是玩艇人士的樂園。
坪洲特色之三是荒廢的舊屋多,有些還大有來頭。例如棄置的火柴廠,當年在東南亞最有規模。其他很多棄置的舊屋也曾是工廠。香港的輕工業早已式微,單靠金融業與地產支撐,坪洲荒廢的工廠,是否也是「歷史長河裡的沙粒」?
坪洲特色之四是膠粒少。百多噸的「聚丙烯」膠粒上月因颱風從貨櫃船墮海,散落海上及漂浮至各海灘,釀成香港的「膠災」。有市民自發到海灘清理膠粒,3星期後的坪洲東灣,看上去膠粒頗稀疏,有人用15分鐘亦未檢滿一小杯,未知是水流關係還是之前的人「拾膠」太努力,令膠粒減少,成為坪洲近期一特色。
坪洲面積小,人口只數千,商店集中於一條短短的永安街,海鮮選擇亦較少。但當日仍是「遇上」一尾2斤餘的活星斑,用來斬件炆涼瓜,斑肉有微甘,涼瓜有魚鮮,配搭一流,就當作是坪洲的特色菜好了。其他還有清蒸的細鱗,與及蝦、蟹、蜆,令小小的坪洲,更添滋味。
感謝 新月人 提供以上資料
新月人的網誌: http://notsomoon.blogspo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