塱原是新界北區的濕地和農田,面積廣闊,經由松柏塱村可以進入塱原的南面。我們乘港鐵到上水站,經A出口取道彩園路向塱原進發。沿彩園路走了約10分鐘,來到寶石湖路,可以由這裡進入大頭嶺村,再沿著石上河走可通往松柏塱村。
我們沒有取道大頭嶺村往塱原,而是繼續沿彩園路走,到達工業區的「深港中心」,便有一條行人天橋橫越石上河,進入松柏塱村。這段河流的水量仍然不多,而且氣味欠佳。
松柏塱村是塱原鄰近的5條村之一,位於塱原南面。甫進村即見一排祠堂,計有黃氏宗祠、敦厚堂、劉氏宗祠、宣城堂及陳氏家祠。原來松柏塱村有多個姓氏的族人居住,即黃、簡、劉、鄺及陳等五姓,很有「食力」。不過村公所的門聯卻提到六姓:「六姓富強歲歲民安物阜/一鄉團結家家人傑地靈」,是有什麼典故,我「木宰羊」。
松柏塱村內有家「博文學校」,部分校舍還刻有1962的年份,但現已停辦。校舍對開有一間小商店,是依傍著一棵大榕樹而建,夏天應該很涼快吧。
過了松柏塱村的民居,石上河的河道漸闊,經過一間農舍旁邊,我們開始進入塱原。塱原不是「一望無際」,但總算是香港的一片大平原,這季節在塱原所見的作物以西洋菜為多。
我們沿著塱原的田基走著,還看到有其他作物,包括唐生菜、菜心、芥蘭、西生菜等,連劍蘭也有。
塱原的田間有還有儲水池和引水道,用以灌溉,但也令景色增添幾分秀麗。不時還看到小鳥在田間覓食。
塱原的農舍內多會有犬隻。我們最先行經的一戶的犬隻頗為友善,只是隔著鐵絲網望著我們,我還替牠拍個照,可惜後來經過另一農舍時,犬隻狂吠,有一隻還從屋內走出,奔向我們,我們心知不妙,唯有故作鎮定,轉身慢慢離開,但牠仍不滿意,用咀猛力撞痛走最後的隊員的小腿,催促我們離開。這些犬隻還算訓練有素,我們實在要多謝牠「不咬之恩」。
逃離塱原,原來已到了石上河與雙魚河交匯之處,河道的景色較好,但我們沒有久留,由此折返。
回到港鐵上水站,行人天橋已變得熱鬧非凡,各式地道小食檔攤擺滿了,有咖哩魚蛋、燒賣、雞翼、雞蛋仔等等,香味撲鼻。我們抵受不住引誘,買了雞蛋仔($10一排)品嚐,粒粒飽滿足料,軟滑彈牙兼熱騰騰,比店舖用電爐做的「空心蛋仔」好得多了。雞蛋仔始終是流動攤販造得好吃。
感謝 新月人 提供以上資料
新月人的網誌: http://notsomoon.blogspot.hk/
塱原濕地
釜山水族館
Thormork 冰島高地
六義園(東京)
中環街市
珠璣巷
數碼廣場
G-f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