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簡體字的未來

甘蔗 於 2006-04-19 00:00:00 發表  |  累積瀏覽 502

分類:
《這篇文章乃是摘自朱翁的舊作『朱維德閒談』第216頁,原書出版於一九八八年六月》

  中國文字,經歷幾千年的轉變,不斷加減增刪,跟隨著需要,由繁變簡,也有由簡變繁。這個轉變是漸進的,不能用行政命令,制成法典,强迫施行。

   大陸現用的標準字,是一九六四年公布的簡化漢字。當時的根據,有些是復古,好像「」(塵)、「」(滅);有些是民間書寫的慣例,好像「」、「」;有些是新創,好像「」(展)、「」(意)。七十年代,又再公布第二批簡化漢字。這批簡化,多少顯得「閉門造字」,不大合理,不少人連姓氏也要改:葉改「」、蕭改「」;就是胡耀邦自己也覺得不是味道,他不用「」,改回「耀」。

   許多人看大陸出版的書、大陸親屬寫來的信,看不懂。三聯書店的香港分店曾刊印好些簡化字檢字表,讓人查閱。由於「上有好者」,老百姓愈寫愈亂。結果,我住在二樓的「樓」,寫成「」「」;宣傳的「宣」,寫成「」,很多市鎮的告示牌,宣告就是如此寫法,與「簡字總表」的古「」字相混淆。更有甚者,一位北京青年寫給我的信,有「」一字,百思不得其解;原來是「麻煩」,煩是F音,便以英文字母套入部首。這真是「大發明」,「腎虧」變成「」,「齊眉」變成「」...於是我覆信寫下:「現在我「」,告訴你「」!」他當然要我解釋,第一個字是「針鋒相對」,第二個字是「弄巧反拙」;還有「」(飄零)、「」(過雲雨)...如果簡體字由它發展,這個情況真的會出現。


============================================

感謝 甘蔗 提供以上資料

甘蔗的網誌: http://kentseky.blogspot.hk/


============================================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N/A
  •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累積瀏覽 570262

全部攻略 1012

全部回應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