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一隅
星期五辦妥一些私務後已是下午四時許,此時肚子在投訴得利害,唯有急急祭五臟廟。
路過港鐵站九龍公園出口,雙腳無意識地與妹妹朝著海港城方向進發。尖沙咀一帶似乎是一年365日總是熙熙攘攘,人車爭路情況屢見不鮮。明明面前就是一條大路通羅馬,怎麼也要左閃右避,花了十幾分鐘排除萬難才到達目的地?
餐廳的裝潢佈置氣派優雅、時尚
其實心中對目標食肆亳無頭緒,我們愣著愣著穿過了人堆和整在裝修的大型店舖,於海運大廈2樓一路走到盡頭,估不到竟然找到煩囂中的寧靜。也許
不遠處是遊輪旅客等候大堂又或是未到晚飯時間的關係吧,此時遊人旅客並不多。這個位置有著悠閒的一面,與海港城其他樓層的喧鬧可謂大相徑庭,而我們更在這
裡找到
金不換。
揉合了傳統的泰國工藝與現代元素
奉陪到底
上月到過金不換銅鑼灣分店,印象中水準平平,而今天妹妹提議到尖沙咀店用餐,就本著一試無妨的大無畏
心態,好! 一於捨命陪君子!
由於是"落場"時間,餐廳人客寥寥無幾,站著不消片刻,有禮的泰籍女侍應安排我們到一卡座,環觀四周,餐廳的裝潢佈置揉合了傳統的泰國工藝與現代元素,顯
得氣派優雅、時尚。
今天捨棄嗜辣的念頭改為吃香口的,點了泰式拼盤、燒豬頸肉及泰潮鐵板煎蠔仔餅。
泰式拼盤(小) - 炸得夠熱辣辣
拼盤組合可從四款中揀三各兩件,我們選擇了炸蝦餅、魚餅和春卷。大家都明白食物沒有什麼好得過是即叫即製,拼盤食物炸得夠熱辣辣,加上有做到上菜前晾乾油份的步驟,外層乾身不油膩,已佔盡分數。
泰式炸蝦餅
由於泰國是全球產蝦量最多的國家之一,所以以蝦入饌的泰國菜很普遍,而炸蝦餅就是最受歡迎的菜式。蝦餅要做得出色、蝦膠要鮮味當然要選用新鮮蝦。噢,蝦餅炸
得金黃,外皮炸粉甘香鬆脆,內裡蝦膠彈牙多汁,混入少量馬蹄肉提昇了爽脆口感,這個香口非常,配黃梅醬同吃另具特色,不過吃時要小心燙咀啊!
泰式炸魚餅
這是一道家常泰菜,傳統方法會以木棒將魚肉打至起膠,採用鮫魚肉貪其肉質彈牙的特性,用來製作魚餅特別適合。魚膠加入檸檬葉、紅咖喱和青豆角,魚餅炸過後熱力令香氣更濃,吃起來肉質香嫰、具豐富膠質和彈性,還有檸檬葉的獨特香味,蘸些泰式甜雞醬,味道層次很豐富。
泰式炸春卷
春卷皮炸得極其乾身脆口,一口咬下內裡餡料還熱得冒著煙來。泰式春卷的滋味與中式的分野在於內裡包裹的除了蔬菜絲,還有粉絲。配上甜甜辣辣的甜雞醬好惹味香口,是泰國傳統味道。吃這拼盤時別忽略伴碟的涼伴醃菜沙律,香酸開胃亦有助減少油膩感。
炭燒豬頸肉 - 份量與賣相令人感到驚喜
肥瘦相間、甘香爽脆
剛端上桌的這客燒豬頸肉的份量與賣相都令我感到驚喜,大大件的烤得焦黃且帶有油脂亮澤,再看到這個切得像腰花的刀功,每片都大小厚薄勻稱,不
得不稱讚廚師的神乎其技!
豬頸肉本身的特點是肥瘦相間,肉質粗而帶韌性,口感吃起來很甘香爽脆。加上烤的時間和醃製味道剛好,保留了原有鮮嫰味道和豐腴肉汁,加上泰式特製辣汁,香
辣滋味絕對醒胃。
泰潮鐵板煎蠔仔餅 - 上桌時熱氣騰騰
蠔仔份量多,粒粒肥大肉厚
可能人們會好奇為何泰國菜館會有一道如此潮式風味,原因是現有泰國菜式,多是受多年定居泰國的華僑所影響,當中以潮州菜最為顯著。這個蠔仔餅
以鐵板上的熱氣迫人,上桌時還聽到食物遇熱發出嗞嗞喳喳的聲音,蠔香夾著舖面的芫茜香氣四溢。
炒過的蛋花再伴以粒粒肥大肉厚的蠔仔再同炒,混合的味道鮮而
濃郁,份量亦多得很,最底層是清淡的銀芽,吃到尾鐵板還是暖的。
這食店的水準不錯,環境舒適寧靜,與妹妹傾著、有時看看旁邊壯嚴的佛手印在沉思、或是聽聽輕鬆的泰國歌曲、吃著美味菜餚,感覺有如置身泰國渡假般,估不到在尖沙咀區也可以找到我的桃花源。金不換,我的確對你另眼相看!
Liz's Taste on OpenRice (編輯推介)
http://www.openrice.com/restaurant/commentdetail.htm?commentid=2266552
金不換泰國餐廳
地址 : 尖沙咀廣東道17號海港城海運大廈2樓OT260-OT263號舖
電話 : 2730 1963
============================================
感謝 Liz's Taste 提供以上資料
Liz's Taste的網誌: http://liztalo.blogspot.hk/
============================================
金不換泰國餐廳(尖沙咀店)
Italian Tomato Café (馬鞍山店)
嘉美軒精細潮州菜
彩晶軒 V Cuisine (荃灣分店)
Fish & Chick (西環店)
欣圖軒 Yan Toh Heen
恆河咖喱屋 Hin Ho Curry Restaurant
大戶屋 Ootoya (太古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