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到自然醒後,先到黃亞福道的肉骨茶店吃個早餐。
這間肉骨茶店感覺不太老實,上菜時我問店員多少錢,她明明說是 5元,可是結賬時老闆娘卻說是20元……
首站目的地是新山大皇宮,走著走著看到了一間華人博物館,雖然是沒預期的行程,出於好奇便進去參觀一下!從外表看來,誰都沒想到它是一間博物館,因為這座落於街道中間的小商店中。門外既沒有華麗的裝飾,也沒有路牌標示,要是連門外那幾隻小字 --“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都沒有,很可能我們便錯過了。
看到這個記事牌,仿似很利害的樣子,促使我們購票進場參觀。
由於行程沒有計劃這個景點,為怕不夠時間參觀大皇宮,原本是想草草看過便離開…… 碰巧售票的大叔懂廣東話,聽到我們說要參觀大皇宮,他便跟我們說大皇宮近來正在重修,沒有對外開放,去了也只能看花園...... 幸好有這位大叔的提點才不致白行一趟,商量後我們便乾脆不去大皇宮,專心留在文物館內參觀了。
新山開埠原來不過150年
剛入去的時候,整間館都是暗暗的。
買了門票後我們登上2樓參觀,第一眼看到的便是這個仿帆船裝飾,想必代表中國早期來往東南亞貿易頻繁,而移往當地的華人吧!
想不到新山的華人發展史和義興關係密不可分,甚至可說是沒有義興便沒有繁華的新山
…… 早期義興是反清組織“天地會”的海外分支,領袖特意帶同兄弟到新山柔佛發展,憑他們的所長建設新山,更得到當時新山統治者授權,管理華人社會,包括登記出生/死亡/結婚、發營運牌照,可說是華人的政府。
不過當時華人陋習,賭檔鴉片館林立,因為利益而爆發了不少幫會火拼,我猜這應該是後期義興被禁的主因吧!
這個文化館都蠻有趣的,看完後對這兒了解了不少,當中尤其是義興那些切口、茶陣、入會儀式
…… 真叫人驚嘆他們的創造力!
離開時,售票的的大叔還送了我一張新山文化路徑地圖,我們便順著地圖上標示的古跡走回酒店。
據文化路徑地圖上寫,這座紅樓是新山陳旭年文化街的地標,可不知是甚麼原故,當日去仿彿人去樓空般冷清。
柔佛古廟和其他大部分的廟宇不同之處,是祂供奉五幫不同地方藉貫的神明,象徵不同藉貫的華人同心同源,互相合作的精神。每年農曆新年期間還有大型的神明巡遊活動,是當地一個文化旅遊盛會呢!
華人來到新山佛柔,如果沒來過柔佛古廟,又怎算曾到此一遊呢?
看過了中國的廟宇,怎少同在 直律街 的錫克教堂及印度廟呢?不過由於我倆對這兩個教派的認識不多,印象中是規矩頗多且嚴的。門外既沒有講解,為免不小心犯了別人的禁忌,都是在對面街拍個照便算了。
============================================
感謝 心嵐悠‧遊 提供以上資料
心嵐悠‧遊的網誌: http://piu-travel.blogspot.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