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台北四日之旅

容老師 於 2010-04-09 10:09:27 發表  |  累積瀏覽 407

分類:長線旅遊 ;地區:台北






這是我開始攝影這一門興趣以來,第一次出國旅行。為此,我特別買了一個攝影背包及鎂金屬腳架,但是不是大才小用,就是得物無所用。



四天的旅程,不是下雨就是陰天,放晴的時間真的一小時也說多了,攝影的心情一下了壓下來了。此外,帶住知知去旅行,真是忙得不得了,很多時都會因為交通,又或者他玩得累了,我就要抱起他,一天下來很疲累呀!



今次旅程,總共拍了一千三百多張相片,而精選出來的則有四百多張。最後,我選了約六十張相片用來製作相簿,今天終於完成了編輯工作,明天拿去快圖美,費用大約四百多一本4A尺寸相簿。

今次用得最多的器材,要算以下幾樣︰

E-520,我的老拍檔,用得熟了,甚麼也上手。近幾日我在思考著,會不會把4/3的器材都賣掉,換上m4/3呢?不竟4/3現在都看不到前景,新鏡久久 未見,新body又遲遲沒有消息,Sigma又開始停上了部份鏡頭對4/3的支援...但是,一動不如一靜,器材都用熟了,就用到它不能再用吧,反正個 body都拍了那麼多張相,賣也賣不到好價錢。

Lumix 14-50/2.8-3.5,又是老拍檔,用了半年了,都是同一句話,用它拍照相片不會差到那裡。事實上,九成以上的相片都是用它來拍的,銳利色靘就是。

Carl Zeiss Pancolar 50/1.4,在團體上發之前,它為我拍了一些小品相片,收光圈時銳利,散景奶糊般的,期待5月我買部Canon 菲林機,到時就可以用它,還原標準鏡應有本色了。

Metz 48閃︰沒有它,我在Baby Boss 時真的會一籌莫展,室內活動以至天陰陰時都要用它。

當然,也要談談失敗的地方︰

鎂合金腳架︰花了錢,但一次也用不上,兒子走來走去,那來時間空間set腳架?原想用它拍拍台北夜景,但到晚上都累死了,酒店附近又沒有天橋之類較高的地方,結果是一次也沒有用,白拿。

背包︰攝影專用背包,可以帶很多器材,背起來的確很舒服的,但是收放器材不是很方便,仲要帶住個仔,那時我真的想念起我的側帶背包...

Underground 70-200手動鏡︰帶住個仔,那來時間轉來轉去?還是用14-50拍全程算了。

35/3.5 微距鏡︰天陰陰,又無時間影花影草,此鏡長放袋中。

後製︰

一如以往,用RAW作為儲存格式,好處是可以後期方便處理,白平衡都是後期才調整。Lightroom是後製的好軟件,編輯以至管理都很方便。

總結︰

其實,一機一鏡一個側袋,已經是家庭旅行最好的配置。真係要玩既,帶多一支手動鏡就是。

以下是我覺得拍得較好的相片︰


感謝 容老師 提供以上資料
容老師 的網誌: http://yungyungsir.blogspot.hk/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台北
  • 攻略時間:1日以上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見習探險員

累積瀏覽 204389

全部攻略 346

全部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