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險家攻略  >  影視  >  影評  >  唐山大地震
0

唐山大地震

honeyhinbaby 於 2011-03-13 00:00:00 發表  |  累積瀏覽 258

分類:影評

還以為是一齣描述災難發生後的催淚電影,原來影片著重的,是地震後為倖存者帶來的久遠影響。記得中六那年看過唐山大地震一書,書中除描述災難後人們劫後餘生的情況及數天後才獲救的人們等待救援的過程,還提及倖存者的現況。命,是留下來了;可是內心傷痛,卻仍無法痊癒。

此片並不貪心,沒有對所有經歷此劫的人作詳述,而是把故事集中於一個 四人家庭。地震發生時,父母於車內親熱,留下一對子女在家。兩人雖然躲過附近倒下的建築物,父親卻因要代替妻子衝回家中營救子女而喪命。望著丈夫的屍首, 唯有一對子女才是生存下去的動力。這頭傳來找到子女的消息,還未來得及放鬆緊皺的眉頭,那頭營救人員便迫令這位母親作出一個讓人椎心的抉擇 — 子女各躺一端得被同一塊板壓著,兩個只能活一個!儘管母親哀求營救員兩個都救,可是要抬板,就只得壓往另一端,受壓的那個小孩亦必然喪 命。可憐那位母親一邊承受喪夫之痛的當兒,一邊得親口處死其中一個骨肉。母親還未能下決定時,不少營救人員聽到遠方又發現生還者便紛紛離開,焦急的母親拉 著還未離開的其中一人,小聲的告知其決定。被壓著開不了聲卻仍然清醒的女兒聽到其母的決定後,本來還在敲著地板求救的手便停了下來。孩子被救出後,母親抱 著女兒的屍首自責痛哭,他人發現其子也開始俺俺一息時,便勸她立刻帶兒子就醫,儘然萬般不捨,母親還是放下女兒的屍首。母親離開後,女兒卻蘇醒過來。可是,親耳聽到母親放棄自己的她,已不願再回想從前,寧願被人收養,也不回唐山尋親。

一家四口,由一場災難 變成一家三口,可是其中一人卻活在他方,不願相見。三口子,變成兩條平衡線,沒有任何的交接點,可是,大家心底裡都受著煎熬。雖說是多年前的天災,其傷害 卻仍然存在,久久不散。母親一直內疚,女兒一直介懷,兒子終生殘廢。直至汶川大地震的發生,一對子女同當義工,一家人才聚在一起。多年以後,女兒終於原諒 母親。

電影初段描述地震發生時的情景,其特技效果之幼嫩叫人咋舌。幸好電影的著墨不在災難發生的當兒,要不,我想自己也難以看畢整部影片。當 大部分的災難電影都著重事件發生時人們的悲慘情況,我更欣賞這齣描述倖存者創傷後遺症的電影。承受災難發生的一刻,當然悲痛,但數十年後,是否又真的能夠 「事過境遷」﹖今天的唐山,沒有頹垣敗瓦,更非遍地荒涼,人們的生活亦見平淡,彷彿大家都已淡忘往事,昂首向前。但……真正經歷過此劫的人,卻仍於午夜夢 迴時,憶起種種片段。

影片透過母親的角色,帶出當時有不少 必須於生死之間作出某種決定,那個決定不一定與母親兩個只能活一個的一樣,可就是截肢或是否對他人施予援手等等電光火石間牽涉人命的決定,都有機會造成一 生悔疚。三十二年,母親為自己當年重男輕女的決定足足悔疚了三十二年。但這種悔疚的心情也不及得知女兒一直活著也不願相見的真相來得更為痛心,原來自己當 初的決定沒有奪去女兒的性命,可仍是要了她的「命」!母親的這個決定,某程度上亦反映了中國人重男輕女的傳統思想,儘管影片開首描述女兒如何孝順母親,到 生死一刻,母親選擇的,還是兒子,真叫人不勝唏噓!

悔疚三十多年的母親,終生殘廢的兒 子,以及怨恨母親的女兒,單單三個人的故事,已帶出唐山大地震遺下的無限傷害。每當大災難發生後,人們都會即時予以關心,送上慰問。然而,重建工作一旦開 始,那些關顧便日漸減少,彷彿建成家園之日,就是他們傷癒之時,有多少人真正關心地震帶給他們內心的無盡傷痛﹖死者已矣,倖存者卻仍要每天面對心靈折騰。

祝願所有災難的倖存者勇敢地活下去!


============================================

感謝 honeyhinbaby 提供以上資料

honeyhinbaby的網誌: http://honeyhinbaby.wordpress.com/


============================================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N/A
  •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見習探險員
簡介:

累積瀏覽 281237

全部攻略 758

全部回應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