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昨天的經驗,這天我們也就提早了起床。今天是正式在青島觀光的一天,因為參觀的都是戶外景點,所以一直擔心天氣不好,無法拍照。幸好今天一早起來,地面乾乾的,而且沒有將要下雨的跡象,我們也就趕快吃過早餐,然後出發到今天的第一個景點--花石樓。
花石樓座於青島的八大關。八大關是一個小區域的名稱,因為這區域中的大小街道用上了長城八大關來命名,因此統稱此區為「八大關」。說起青島的街道名,那 是十分有趣的。青島大部分街道均以中國各地的地方名命名,例如我們酒店所在的市南區,也許是靠近海邊,所以都用上了廣東沿岸城市的名字,香港、澳門、增 城、順德等都用以命名青島的道路。
談回八大關,這區域有著大大小小的外國建築,是當年殖民地時期的舊建築。這一區中,沒有高樓大廈,盡是別墅式的低層建築,街道兩旁盡是茂密的大樹,景色怡人。當中今天參觀的花石樓更是臨海而建,居住環境也就更心曠神怡了。
花石樓是八大關中最著名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建築,外形就如一棟歐洲古堡式別墅。
此樓建築面積800平方米,佔地面積3200平方米,設有馬房、主樓、網球場、水井和花園。主樓分為地下室一層、地面三層以及塔樓。第一層為主人的會客室、辦公室以及餐廳;
第二層是主人的臥室,不過因為房間內的原有家具在文革時被毀,因此現時並沒有開放;
第三層是咖啡室、書房和客房,頂層為觀海台和瞭望台。因為非常近海,因此現時在塔頂仍能飽覽海景。
在花石樓內,每間房間都是相連的,也許是當年在危機時有應變的作用。
花石樓據說是1932年由一位俄羅斯人格拉西莫夫修建,它的建築風格是典型的歐洲古堡式,又融入了希臘式和羅馬式的風格,也有哥特式的建築特色。
相傳解放前國民黨特務頭子戴笠曾在此住過,也有說蔣介石也在此避過難等等,總之關於花石樓的傳說是太多太多。
值得一提的是,花石樓前立著兩塊截然不同的標誌牌。其中一塊花崗岩石碑,是青島市文物事業管理局于1984年7月27日設置的,將花石樓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另一塊不銹鋼製作的標誌牌,是1997年6月青島市旅遊局設置的,注明1992年山東省人民政府正式將花石樓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參觀過花石樓,我們便到花石樓前的海灘走走。在青島,他們稱海灘為海水浴場,而在花石樓前的是「第二海水浴場」。當日所見,在場有許多準新人在拍攝婚照,
後來在八大關各個位置都遇上許多新人在拍攝。不過看過那麼多準新娘子後,我認為香港的新娘漂亮得多。
八大關中除了花石樓外,公主樓也是較多遊客冒名而來的。
因此我們也在八大關中走走,看看這座公主樓。途中我們看到了許多特色建築,還遇到了一條滿是高大聖誕樹的小道,這條小道我們拍了不少照片。
東走西走,我們終於找到了公主樓。出發前在網上作過資料搜集,知道現時的公主樓已成了腎病中心,並不對外開放,但我太喜歡它的外型和顏色,所以還是要來看看外觀。
據網上資料所說,公主樓建於1941年,占地近千平方米,建築面積721.98平方米。據說此樓是當時駐青島丹麥總領事為丹麥公主建築的別墅,準備丹麥公主來青島避暑時居住,實際上丹麥公主並沒有來過,但「公主樓」的名字卻傳開了。
因為下午還有一個景地,所以看過公主樓,我們便出發用膳了。誰知在八大關,雖然你看到許多出租車,但其實你是找不到車出去的。因為這些出租車都是被人包起的,也許是那些遊客知道這裏太難找車,所以包車來了。最後我們要走出八大關,來到接近香港西路這條大路才找到車。
本來這天我安排了大家到當地一家不錯的韓國餐館吃午飯的,但到了餐館門前,丈夫和友人又不想吃韓國菜了,所以我們返回百麗廣場,在一家港式快餐店中吃牛 腩麵和叉燒飯,但食物質素太差,我們也就隨便吃一點就走了。因為忘了記下快餐店名,所以只能以大概位置提醒大家,那是一家在百麗廣場負一樓的快餐店,靠近 扶手電梯,大家謹記如非必要,切勿入內。
實用資料:
1.花石樓:
地址:八大關黃海路18號
2.公主樓:
地址:八大關居庸關路10號
相關文章:
2. 青島四天遊I (8月26日) --五四廣場、海鮮晚餐(下)
3. 青島四天遊II (8月27日) --國際會展中心、啤酒街
5. 青島四天遊III (8月28日) --海軍博物館、青島國際啤酒節
6. 青島四天遊IV (8月29日) --總結
感謝 Holing 提供以上資料
Holing 的網誌: http://linglingholing.mysinablog.com/index.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