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與Hito到過蒲苔島,前天(16/11)再次踏上這小島。
這次多加兩位新同伴 — Chloe和Vivian。
星期六最早的10:00船期由香港仔出發,赤柱的是13:20。
為免時間太倉卒的關係,我們選擇了比上班還早的時間起床,乘搭最早的渡輪往蒲苔島。
待會有體力勞動,所以我提早出門到中環的McCafe,吃一個豐富的早餐和喝一杯提神咖啡。
選擇可以看街景的位置。
看到別人匆忙走動,我卻安然坐著慢慢享受早餐,感覺特別悠閒。
吃完早餐,便到對面的中環巴士總站集合。
在巴士上,Hito給我們每人帶來了南非的手信。
Hito又買了咖啡給我!
她起程前往南非公幹前,還多給我一包巴西咖啡,說是本來給她姐姐的,然後姐姐沒有取走,所以轉贈給我。
她要我變成「黃Mo」!!!
旁邊的是Pink Sea Salt(粉紅海鹽),我很有興趣嚐一口。
還有一包即溶朱古力粉。
謝謝啊!
印象中,我是第一次到香港仔的。
可乘搭城巴70線由中環到香港仔海濱公園站。
車費是$4.7,車程大約20分鐘。
應該比乘車到赤柱還便宜、還快。
應該下車後往前走的,我卻帶領大家往回走冤枉路。
這是我的「本色」,哈!
來到差不多海濱公園的盡頭才猛然醒覺「此路不通」……
大家又趕忙走回頭路!
很有趣的,其實距離10:00還有15分鐘左右,Hito問待在碼頭的姐姐我們的方向,姐姐指示剛才下車的位置。
然後,慢走的我們被姐姐從後傳來的催促聲嚇怕,改以急步行走。
姐姐還比我們擔心,再大聲地呼叫「船快開走了,要再走快一點」!
於是,我先走一步往探路去(畢竟是我的錯),原來在下車站還要再走3-5分鐘才到達。
幸好船還在安然地等候我們……
由香港仔到蒲苔島的船程比由赤柱出發長,全程大約1小時。
星期六早上的蒲苔島碼頭比較熱鬧。
原本居於市區的島民會在週末回島留宿,向旅客售賣地道手信和提供一些簡單食物。
我和Hito向這位婆婆買了冰涼茶各1支,$10。
當真是冰的 ⊙﹏⊙
都選擇了山楂羅漢果茶。
起初我們都猶豫,因不想喝冰冷飲品。
但沒有不是冰的。
婆婆落力地說行山人士都要喝冰的,待會妳們便知道了。
果然,我步行了10分鐘左右已冒汗,喝下冰涼茶後,感到非常解渴和消熱。
冰塊在太陽下快速溶解,因此喝下去也不太有冰冷的感覺。
由於是冰的關係,我略嫌甜味不足。
羅漢果的甘味是淡淡滲出來。
山楂的酸味較明顯,但也不會過份地酸。
不過,後來涼茶變「暖」了(我喝任何飲料都不能一次喝很多的份量,所以行山後還剩下少許涼茶),山楂的酸味也變強了。
天氣不錯啊,海面鱗光閃閃,太陽猛但温和。
只是有點煙霞。
望向遠方的畫面不太清晰。
這次我們選擇先往南面走,即往右走。
走過坤記士多後便可踏上平滑的混凝土路作健步行。
這一次沒有忘記到蒲苔島石刻參觀。
只有兩塊。
圖騰的刻紋已經變淡了,因為估計已有三千多年歷史。
所以被定為法定古蹟。
再一次踏上蒲苔島,才知道我對這小島情有獨鍾。
為甚麼?
四周很寧靜,除了遊人少的關係外,還因為空曠,聲音不會被建築物和巨大的樹木困著。
地方潔淨,山坡上不會全是樹木和雜草,也有光禿禿的山石。
山石的顏色呈淡淡的泥黃色,表面光滑。
還有是可以看到一望無際、平靜的海洋。
真想在那裡高呼大叫!
其實在那裡行山並不困難,如我運動量近乎零的人也可以輕鬆走完。
在此再走上一點便會到達燈塔的了!
燈塔的位置是香港的最南面!
走到南面的最高處,可以飽覽大海景!
有多艘遊艇停泊在海上,讓我們也起了租遊艇遊玩的念頭。
海浪泊打岩石,同時擁有視覺和聽覺享受。
所謂「高處未算高」,對面才是最高點。
走到燈塔的所在之處才勉強看到對面山頂的觀日亭。
這次我們仍然被那條迂迴又長的登山樓梯嚇怕了。
挑戰失敗!
下次會否成功呢?
一步登天難,所以我們不去攀登山樓梯,而去攀最南的岩石塊!
其實一點也不易,過程驚險萬分。
幸好有不怕死的Hito和有行山經驗的Chloe。
我和Vivian成功地手腳並用攀上尖而崎嶇不平的岩石塊了!
這是難度最高的部份!
達成任務才可以看到這些壯麗景色。
這已是我和Vivian的極限,不敢再往外走了。
Hito和Chloe則繼續探險,我和Vivian在此等候了一會。
回望燈塔的位置,它右面那堆石便是我們挑戰的地方了。
厲害嗎?
消耗大量的體力,當然要到坤記士多吃一碗離島必食之選 — 餐蛋麵。
當然,我只吃蛋蛋麵,$20。
同樣美味!
蛋黃是半熟的,姐姐很巧手哩!
還跟Hito分享了一碗海帶綠豆沙,$10。
當時想吃冷的,卻只有熱的。
Chloe和Vivian則一同分享了這碗薑汁番薯糖水,$10。
吃飽後,我們想乘搭14:00的船回香港仔,因此,沒有到另一邊遊覽。
餘下半小時,我們用來買手信。
少不了蒲苔島特產 — 紫菜,$10。
昨天媽媽用來做了紫菜湯。
味道清香,質感爽滑。
棒啊!
感謝 素阿圖的和素天下 提供以上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