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報告剛出了,美國中學生一如既往,成績低劣;數學排三十六,科學排二十八,閱讀排二十四。至於香港,三科都在三甲之內;上海更厲害,全部第一!中國的教育制度我所知甚少,無從評論上海的學生,以下只談美國和香港。
我在香港接受教育至碩士程度,兒子在美國出生成長,現在讀高中,我在美國的大學教書也已超過十年了,對這兩個地方的教育制度我應該算是熟悉吧!假如有來生,而我要選擇來生在香港還是美國讀書(考慮的只是教育而不涉及其他因素),我肯定會選擇美國;我也慶幸兒子是在美國而不是在香港讀書,不必接受填鴨式和考試成績至上的教育。
「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只能評估學生的考試能力,成績高不等如知識豐富,擅於考試亦不表示有獨立思考和研究的能力。香港的教育制度著重考試成績,很多學生求學只為求分數,有所謂「高分低能」的現象,不會令人奇怪。反觀美國,沒那麼強調考試成績,學校亦給予學生較大的學習自由,不那麼容易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雖然這樣會讓懶惰和得過且過的學生蒙混過關,結果是低分低能,但不會有高分低能的學生。高分高能和低分高能的都有,前者順利接受大學或更高程度的教育,後者亦不難有第二次機會(例如入社區學院再轉讀正式大學)。
美國最優秀的中學生可以叻到甚麼程度,看看英特爾科學獎(Intel Science Talent Search)便知:
那些得獎中學生的科學研究,絕不是小兒科,勝過大部份的大學生,有些還與大學教授一起研究。以下是 2013年的頭獎得主,試問香港的教育制度可以訓練出多少個這樣的學生?
============================================
感謝 魚之樂 提供以上資料
魚之樂的網誌: http://fishandhappiness.blogspot.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