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以同道為朋

魚之樂 於 2012-04-01 00:00:00 發表  |  累積瀏覽 375

分類:
歐陽修〈朋黨論〉云:「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他說的是政治上的朋黨,這說法大體上沒錯;他對小人朋黨的批評,更是鞭辟入裏:「小人所好者祿利也,所貪者貨財也。當其同利之時,暫相黨引以為朋者,偽也;及其見利而爭先,或利盡而交疏,則反相賊害,雖其兄弟親戚,不能自保。」然而,對於以同道為朋,他只談好處,甚麼守道義、行忠信、惜名節、同心共濟、終始如一等等,卻沒有指出十分重要的一點:黨同伐異,君子難免。

寫文章要取捨,歐陽修可能只是略去這點不提,以加強文氣,但也可能是根本不認為君子的黨同伐異有何不妥,所以才沒有指出:從他自己認同的「道」來看,他的道就是正道,與他不同道者 --- 反對他的主張、見解、或理念的人 --- 都是錯的,伐之乃正義之舉,伐之可也!

以同利為朋者,凝聚力不大,利則黨散;同異的意識不會很強,利之所至,可以改變立場,以吸異見者。因此,同利為朋者雖有黨同伐異的情況,往往不會過於劇烈,為他日謀利留有後着。

反觀以同道為朋者,越是看重那所同之道,凝聚力便越強,與異見者涇渭分明;當那「道」已到達信仰或 ideology (一般中譯為「意識形態」,但較少人用的「意締牢結」音義兼備,是更貼切的翻譯)的地步時,便有「真理在我」的信念,加上朋黨有互相加強信念(ideological reinforcement)的作用,信念強而生霸氣,伐異之心起,伐異之言辭和行動必激,其甚者,會決心將異見者置諸死地。

以同利為朋而伐異,固不可取,但伐異之最可怕者,卻往往是那些以同道為朋的人。


============================================

感謝 魚之樂 提供以上資料

魚之樂的網誌: http://fishandhappiness.blogspot.hk/


============================================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N/A
  •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見習探險員

累積瀏覽 422516

全部攻略 1454

全部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