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苦難和深度

魚之樂 於 2010-03-01 00:00:00 發表  |  累積瀏覽 251

分類:
很多很多年前,和一位對哲學也有興趣的朋友談到怎樣才可以把哲學讀好,可能是自尊心受到傷害了,他當年所說的話我到現在還記得。他說:「要經過苦難的人才能夠成為有深度的哲學家。我受過很多苦,你卻沒有,所以我對哲學的理解一定會比你深刻。」我沒有駁斥他,因為雖然聽了心裏不舒服,我當時認為他是對的。

結果呢?他的哲學沒有讀得比我高明,事實上,他是讀得一榻糊塗,更談不上甚麼深度了。我不敢說自己有深度,但自信對一些花過長時間研究的哲學問題的了解已是相當深刻,而這些了解是建基於苦讀苦學苦思,與受過苦難與否全無關係。

無可否認,苦難能夠磨練人的心智,令人更加堅強、更能看透世情、更易擺脫執著、更能成熟地處事待人。然而,如果「深度」是指對事物了解的深入程度,那麼苦難和深度便沒有一定的關係;柏拉圖、笛卡兒、康德、黑格爾等大哲都沒受過甚麼苦難,入過納粹集中營的Viktor Frankl並不見得比沒受過這些苦的Erich Fromm更有深度。

其實,即使苦難可以增加深度,我還是寧願無苦無難。你就叫我是一個膚淺的哲學家好了。


============================================

感謝 魚之樂 提供以上資料

魚之樂的網誌: http://fishandhappiness.blogspot.hk/


============================================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N/A
  •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見習探險員

累積瀏覽 422301

全部攻略 1454

全部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