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邏輯與哲學

魚之樂 於 2011-12-01 00:00:00 發表  |  累積瀏覽 405

分類:
研究哲學需要有邏輯頭腦,因為哲學免不了論證,分析論證就是分析推論的邏輯,分析對了,才可以準確評估論證是否恰當。然而,這裏有兩點要注意:第一,有邏輯頭腦並不等如有哲學頭腦;第二,有邏輯頭腦並不等如精通數理邏輯。

邏輯頭腦是哲學頭腦的必要條件而非充份條件,因為哲學也講求創造性的想法和洞見,這些是不能單憑邏輯思考而得到的。兩個邏輯能力相若的哲學家在哲學的表現不一定相若,就算也是相若,亦大多不會有相同的哲學觀點或理論 --- 他們有各自的原創想法和洞見。

雖然邏輯本身也有哲學問題,但邏輯(尤其是數理邏輯)是像數學多於像哲學;因此,有邏輯頭腦而搞不好哲學,並非奇事。我就認識一個這樣的人,是 Berkeley 的同學(稱他 R),現在已是加拿大某大學的邏輯學教授。Berkeley 的哲學系和數學系有一個合辦的 Ph.D. programPh.D. in Logic and the Methodology of Science),讀的就是這個 program,研究 David Hilbert 的數理邏輯。有一次 R 在系裏演講,卻表現欠佳,觀眾問的一些問題難倒了他,令他有點尷尬。事後我和幾個同學談及此事,大家一致認為邏輯強而哲學弱,可是,他在演講裏卻試圖走出邏輯,大談哲學,便立顯力有不逮了。

現在談第二點。雖然精通數理邏輯者必有邏輯頭腦,但反之則未必,因為有邏輯頭腦者不一定精研過數理邏輯。如果要精通數理邏輯才算有邏輯頭腦,那麼古往今來的哲學家便大多沒有邏輯頭腦,包括柏拉圖、休謨、和康德等大哲學家,因為他們都沒有學過數理邏輯 --- George Boole 的研究算起,數理邏輯的歷史還不到二百年,在此之前的哲學家,當然就全都沒有學過數理邏輯了!

讀哲學的人,除非是研究數學和邏輯裏的哲學問題,否則對數理邏輯的認識,能達到 Ted Sider Logic for Philosophy 一書的程度,已很足夠,沒有必要精通。其實,即使在現代,不太懂數理邏輯的著名哲學家亦大有人在;讓我舉一個較極端的例子:Derek Parfit 是公認的當代重要哲學家,他的新書 On What Matters 被推崇為百多年來最重要的道德哲學著作,然而,Parfit 的數學極弱,不擅長處理符號,甚至到十九歲那年還認不到 "¸這個簡單的數學符號!(見 Larissa MacFarquhar, "How to Be Good", The New Yorker, September 2011)。

我不是說數理邏輯對哲學沒用,有時論證太複雜時,將它符號化後會方便檢驗論證是否確當。不過,將論證符號化永遠有一個危險,就是把論證裏的命題「翻譯」錯了,符號化的版本和原來的論證不對應,在這情況下,符號化反而會令你錯誤評估原來的論證。要「翻譯」正確,只是熟悉有關的數理邏輯系統是不夠的,還要正確了解原來的論證裏各命題的意義和它們之間的關係,而這種了解的能力,不是單靠數理邏輯的訓練便可得到。


============================================

感謝 魚之樂 提供以上資料

魚之樂的網誌: http://fishandhappiness.blogspot.hk/


============================================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N/A
  •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見習探險員

累積瀏覽 422235

全部攻略 1454

全部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