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樂坊附近的食肆頗有名氣, 例如安娜餐廳、貓山皇, 最近發現了一間店鋪面積不太、質素高、服務好的日式餐廳- 鮨文. 惠顧當晚看到店員殷勤把食物送到客人枱上, 親切有禮, 很有置身日本用膳的感覺.
店內沒有太多的裝飾, 印象中只有這幅 ‘畫’, 都是日本酒的招紙.
想欣賞師傅刀功的可選擇坐bar枱, 但就要在訂枱時表明一下啊~
餐牌太多選擇, 叫套餐好, 還是a-la-carte….um….今晚一於omakase廚師發辦, 由廚師因應時令食材為客人泡製美食. 就像吃私房菜一樣, 懷著好奇及期待的心情享用一頓非常新鮮、美味的晚餐.
先來柚子汁溫泉蛋沙律及柚子面豉大筋, 賣相很不錯啊~
這溫泉蛋挺大隻, 先把蛋黃戳穿與蔬菜拌勻便可, 蛋白是半凝固狀態, 微涼的溫度加上混入了柚子汁, 氣味清新及有蛋香味.
大筋, 即白蘿蔔, 日本的大筋清甜不澀, 把大筋煮到剛剛好的腍度, 放上柚子汁和面豉醬就成了. 面豉醬甜中帶微咸, 份量適中, 豐富了大筋的味道.
這碗黑松露蒸蛋是令人大愛的, 因為香氣撲鼻, 蛋面很平滑無瑕, 美~ 這小碗、木匙和木墊都很和風.
吃時以木匙把黑松露均勻地抹在蛋面, 當然我也贊成先吃一口蒸蛋, 原味品嚐它的味道. 黑松露與蛋同時放進口, 黑松露的幽香及蛋的滑溜是至高無上的享受. 蛋不會死實, 一放進口幾乎是順勢滑進喉嚨的~
吃到底, 還有一塊魚肉.
接下來的兩款刺身, 亦非常合我口味. 帆立貝大大粒, 每件都加上少許芥辣, 原以為檸檬只是裝飾, 咬一口帶子, 才知帶子已滲了清新的檸香, 再看碟邊有岩鹽, 就知廚師已悄悄地調好味. 味道是頗清的, 帶子本身沒有甚麼突出的道, 而檸香和岩鹽的配搭讓帶子都變得清麗、脫俗.
嘩! 要弄得那麼可愛嗎? 猜到是甚麼嗎?
大大隻牡丹蝦, 口感是黏、潤, 而且好鮮甜, 就算不沾wasabi和豉油, 已非常好味.
這杯海膽甜蝦杯令我十分雀躍!! 因為有齊了我喜歡的刺身.
甜蝦是大隻那款, 實淨之中帶柔軟; 北海道根室海膽鋪滿杯面, 當中有幾多粒, 我數不清了, 只知道是很多!
每粒海膽都肥美, 但並非全都是creamy質感, 少少wasabi是海膽的良伴, ; 飯粒的顏色並非來自豉油, 而是用了比一般壽司醋貴的赤醋, 飯粒更香.
每次看見大大件的蝦就令我回想起那些年在浮羅交怡吃到的大虎蝦, 至今依然回味,. 鮨文的天婦羅虎蝦也是超彈、超大!!!
看到一碗熱騰騰的天婦羅汁, 很好奇地問了廚師為何汁是熱不是凍, 原來正宗食法是汁要熱的, 我就趕快把薑蓉和大筋蓉放入汁內.
天婦羅脆漿是剛剛好的覆蓋著大虎蝦, 蝦肉嫩滑兼爽口, 沾天婦羅汁, 蝦味更濃.
想不到在鮨文也能吃鵝肝飯啊~ 一人獨享兩大件油潤的煎封鵝肝, 今晚真係飽晒~
鵝肝都算厚啊, 外層煎得金黃微焦, 略嫌煎得過了火, 內裏有些乾, 不過還是很香口, 吃過這碗飯, 真的很飽了.
但心癢癢啊~ 因為我在等著甜品, HAHA. 瓜皮紋理深及粗,日本蜜瓜係唔同D ~ ~ 至於再怎樣仔細分是夕張抑或靜岡蜜瓜, 我不知曉啦~
廚師說這是靜岡蜜瓜, 單是這一邊已經要$180, 放在鼻前嗅嗅,果香四溢,食也有次序,由左至右(較平口一邊是瓜頂位甜度較淺),非常清甜.
omakase廚師發辦的一餐本應以蜜瓜作結, 但實在還很想吃抹茶雪糕, 也謝謝廚師送我一球加了少許威士忌的抹茶雪糕, 很新穎的吃法, 酒的份量只適宜加少量, 太多就會蓋過抹茶的回甘, 我這杯的份量控制得很好.
臨走還發現鮨文的貼心, 洗手間竟然有牙線和潄口水, 坐廁是日式(懂發暖)那款, 雖然我估計沒有多少人會真的坐上, HAHA
============================================
感謝 JannisT 提供以上資料
JannisT的網誌: http://www.openrice.com/zh/gourmet/reviews.htm?userid=233167&city=hongkong
============================================
鮨文
割烹 櫓杏 Kappo Ro Ann
鮨千寿(尖沙咀店)
木戶 KIDO
Shibui 洋食屋
風雲丸
源峰 Mizutani
鶴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