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零二至零四年間的
無間道三部曲嗎,說起來已是十年之前的事,片中除呈現別樹一格的世界觀之外,亦顯示高水平的港產生,絕不比外國片有所遜色;其得第二集當中,那間位於暗巷處的火鍋店,於故事起到關鍵的作用。這間真身名叫
鴻福的店舖,是碩果僅存供應著
炭爐火鍋的地方,算起上來已有多年沒有去過,恰好食友響應在此攪局,結果造就了這躺回味之旅。
來到
土瓜灣落山道的地域,沿著那個光亮的燈箱,就可以找到那條經典的暗巷,是夜沒有劍拔弩張的場面,更沒有
「執行家法」的密令,倒因天氣寒冷的關係,幾間舖位相連之下,食客倒比想像中為多,場面可真熱鬧。在找到食友所坐的一檯後,由於遲了收工的緣故,加上又不太識路,結果大家已是叫了一大桌食物,總算還屬開頭時段,乃就二話不說坐下好了。
無可否認,這裡的賣點之一,是仍然可以用上
炭爐來
「烚下烚下」,當燒紅的炭火配合恆溫的砂煲,火力看似不算太猛,內裡卻是不斷湧出細眼的氣泡,而當中所冒出的濃煙,倒沒想像中那麼刺眼。此外這裡的湯底也有一手,只記得所進食的
蕃茄薯仔鍋,其色澤呈現於深紅之餘,當中亦不乏鮮濃的味道,相信用來配送各式生料,應是一個恰當之選。
至於當晚所吃的生料,可一窩鋒像機關槍般呈上,未計剛坐下之時,桌上己見到
鱔球、
吊片及機刨的
羊肉片等,期間也來了一碟美國的
安格斯肥牛片,看油花不算密集,倒是入口下的質感,仍是爽嫩有餘,鮮味還是可以的質素。
此外也點了一碟
皇帝菜,看葉子就像雞毛一般,據知古時確是皇帝食用的貢品,算起來也屬於
茼蒿科的一種。近來韓劇大熱,所以也點了兩份
五花腩,期間皮脂與薄肉環環相間,除了用來燒烤之外,單是放入濃湯食用,其肉質於爽嫩之餘,也嚐出肥脂的甘香味道。
順道也呈上熟料的賣相,雖然當晚沒有吃到貴價的本地
手切肥牛,但環顧於當晚之下,所供應的生料的質素也是見佳,始終是多年的老店,憑著廣泛的人脈,還是能夠拿到新鮮的食材,期間也沾上自家調配的
辣椒醬油,味道於濃身惹味之餘,亦帶出了一點辣勁。
當晚最貴價的菜式之一,正是斬件的
魔鬼魚塊,平常所見此物,多是於
深海獵奇等記錄片當中,除了大大塊仿如鰈型之外,其尾刺亦有殺人的能力,想起了英年早逝的
鱷魚先生.......只見所吃的,主要是集中在
裙邊及
骨腩等部位,同場更有
鯊魚可以選擇,當然還是以保育前題而有所取捨。
至於這
魔鬼魚的味道,整體上確實鮮味,而且聽著食友之言,即使放入鍋內煮多久一點,亦不著偏韌及變爛的情況,反而令湯底更添鮮味。只覺入口的肉質十分滑溜,可有點像
九肚魚般,尤其是
裙邊的位置,雖略嫌粗骨稍多,卻是不易哽著的軟身粗骨,總括而言,是值得一試的美味。
除了火鍋之內,
鴻福另一個可堪玩味之事,是可以在
炭爐之上,架起了
鐵絲網,玩起
網燒起來。首輪下就來上多隻
巨蚌,每隻的體積也有如鵝卵,期間看著貝肉正在收縮之同時,亦爆出水份出來
.......到了不知熟還是不熟的情況下,就夾上送入口中,只覺肉質於軟熟之餘,亦能感受到當中的鮮味出來。
接著是大大隻的
鮮鮑魚,由於當晚只顧進食的關係,所以全程也是由人代勞,至於這次的體驗,倒覺得有點過韌了,幸好鮮味還算不俗,拉上補下,還是可以的。期間就用筷子挑起原隻出來,也找到了附於殼內的
腸臟,平常人多說此物性毒,但落到本人手中,最後還是照吃無誤的。
始終最為美味的,還是於開首時已見著的多隻
生蠔,有別於
巨蚌的肉質,因為經過烤熟之後,除了依然軟熟之外,亦多上一份滑溜之感,始終所不變的,仍是那份濃厚的鮮味。說起上來,這
生蠔除了用來作燒烤之外,相信用來放湯灼熟食用,美味度同樣可觀啊
!
談完燒烤之後,咱們又回到火鍋料物的項目了。經過首輪猛攻之後,第二輪亦要接踵而來。首先就來上一碟
脆炸魚皮,本身已能拿來當零食之用,但個人最喜歡的,還是浸入滾燙的湯鍋內一會兒,好感受
半脆半淋的口感,尤其是索入湯底的精華後,吃起來可更添風味。
此外再來多一份
肥牛,看今次的油花,明顯比上一碟密集得多,吃起來那份凝脂的肥美感覺,自然是更加豐滿。接著再上一碟
鱔片,只看刀章厚薄適中,吃起來的感覺也是不俗。
此外更點來了
滑牛、
四寶丸,與及
黑栢葉等物,質素只屬不過不失,記憶中那碟
黑栢葉,更是完全沒有動過筷的。
以上提過的,多是於火鍋店內,一些基本常設的鍋物配料。一間店舖能夠打響名堂,始終還是需要一些
"口了 口能"的款式,今次有幸品嚐到少有的
魚扣,說穿了即是
厚唇魚的
魚胃,每條只有一隻,基本上只作下欄之用,店方能取到來貨,憑的不是
財大,而是
人脈等關係,每碟也接近廿粒的份量,可想而知是那麼矜貴,灼熟後於爽脆之餘,亦有點類似進食
魚腸的味道。
當然少不了本人至愛的
雞子,一般人認為是指
公雞的
睪丸,同場亦有食友指出,這只不過是
母雞生不出來的
「蛋」而已。姑勿論出處如何,本地的來貨已是難尋,所吃的也多是外地的冷藏貨,本身愛其於嫩滑之餘,亦能感受那份微微的羶味。同場有位女食友也是未吃過的,今次乃就放膽一吃,在大呼不俗之餘,其實也不過是平常之事,正所謂
見怪不怪,
奇怪自怪也!
尾段點上了
雲吞與
水餃等物,這裡的
水餃大大粒的,內餡除了
鮮蝦及
豬肉之外,亦有爽口的
木耳及
甘筍絲,屬正宗的
鳳城風味,經灼熟後的外皮可十分滑溜,雖然一人只分到一至兩粒,不過味道確是鮮味,始終沒有餃子類的火鍋,怎成體統
?!
來點飽肚的澱粉質主食,分別有
出前一丁、
生麵底、與及未有入鏡的
烏冬三項,既然已有
「多重精華」的湯底,那麼也無需甚麼湯粉味精了,在吸索了湯底之後,吃起來的感覺還是不俗。
最後還是意猶未盡,叫了
青紅雙椒、與及數條
多春魚,再度玩起
鐵網燒烤起來,
「有幸」試了一條
多春魚,因為烤得過熟的關係,吃起上來也像在吃炭一般,不過旨在開心的話,又有甚麼所謂計較
?!
當晚合共十一、二人,當中
炭爐數個,
兩鍋一網之下,期間亦算不清點了多少食物,最後每人約為三百二十元的價錢;有別於近年流行的
任飲任食,雖然價錢不屬大路,論環境只屬一般,生料的質素亦未算最頂級,勝在這種
「燒炭」的火鍋風味,確實是買少見少,可值得懷緬回味一番。當晚更知悉食友將會遠飛,雖然不屬深交,但能夠齊齊整整吃上一餐,總算是一份福緣,這等歡聚時光,理應值得珍借。
差一點說漏了酒水項目,吃火鍋如沒喝酒,總覺若有所失。當晚已是飲了多少枝
青島,到臨近尾段之時,不相識的食友竟然高呼請客,請一眾飲用貴價的
Ashill清啤,而同場更遇著食友的日藉友人,再呈來一大枝
月桂冠saka,作為
酷愛劉伶的筆者來說,確實是盡興而歸。
陵之微調:
良評分
(以10分為滿分):味道 7.5 環境 6.5 服務 7 衛生 6.5 抵食 7聚餐於二零一四年三月七日晚上
============================================
感謝 子陵仔 提供以上資料
子陵仔 的網誌: http://www.openrice.com/zh/gourmet/reviews.htm?userid=77414&city=hongk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