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這個月份,個人與歐陸菜式確是有點緣份,繼餐廳的試吃局及參與
wine-tasting之後,壓軸戲碼還是食友的飯局邀請,今次的用餐地點,就是這間位於
大坑綄紗街,近日備受網上食壇談論的意式餐廳,據知前店亦是一間同類食肆,至於當中的絲連關係,倒沒太大興趣深究;素知大坑為飲食界臥虎藏龍之地,能夠立足於此地者,相信總有一定看頭。
當未知世界末日會否來臨的時候,能夠做到的,還是盡力把握年尾餘下的光陰,及時行樂之餘,同時亦想感受人際間的悲與喜,吃得一餐就是一餐,即使那天真的要來,總算無憾此生。
香港的入冬普遍遲來,不過入夜後的
大坑,還是有點涼意,進入內堂之後,有別那些刻意營造的情調格局,捨棄了昏暗的燈光,以白色為主的用餐環境,相對上甚是光明,伴上輕音樂襯托下,可迎合年青人的風格。除了靠牆處的小型水吧,當晚亦有緣入到廚房地帶,更看到一個以
火山石為原材料的
特製壁爐,因為存熱效能特高,配合雄雄烈焰,能夠於數分鐘內,就能烘出一塊脆身的薄餅。
看內堂的面積有限,極盡只能容納約三十餘人,配合非短的用餐時間,同時亦要兼顧財政狀況這個大前題,所走的自非價廉的路線,其實多頓下來,還是覺得攪手甚有交帶,事前已報出預算價,到來與否悉隨尊便。這張九道菜式的秋日意式
Menu,據知其中兩道是以鮮味為題的
「皇牌」,即使稍為貴了一點,看到一眾的反應,仍然甚為踴躍。
到了用餐時間,就先來一個自家焗製的
麵包籃,仍是老掉牙的故事,據知大廚楊師傅曾效力於高檔的意式食肆,對於麵粉上的處理,已達熟能生巧之境界。
合共三款
Bakery,分別有
長身脆包條,
香草麵包以及
白餐包等,前者固然是香口脆身,至於繼後的兩款,於鬆軟口感之餘,可滿有小麥的香氣,猶如淡味的蛋榚一般,趁還有餘溫之下,不論剩吃還是伴上
橄欖油醋汁(同場並有香草醬及辣味醬可選),美味自是不在話下,亦算為胃納打開了門戶。
跟著來上兩道頭盤,用上
溏心蛋墊於
薯蓉之上,再伴以
蘑菇及
黑松露醬,更於碟邊來數滴
黑醋作解膩之用,只知流出的蛋黃混上蛋白之後,再融合了薯香及濃烈的野菌香氣,可稱得上為一個完美的配搭。另一道是
香辣炒魷魚沙律,用上
辣醬炒過的
魷魚塊,質感既是軟熟亦見味鮮,再配上
火箭菜、
香草、
水瓜柳及
車厘茄的組合,可集清新、辛辣而開胃的諸般味感。
順帶一提,當晚每人只可於兩款中任擇其一,難得同桌的女食友慷慨,協定互相Share,才能夠一併試齊兩款,同時亦印證出「與人為善,朋滿天下」這句老套話。
作為
「主打」的
Pizza項目,呈上較少吃到的
牛肝菌煙燻水牛芝士烤麥餅,有別於傳統的
白麵糰,改用
小麥粉烘出的薄身餅底,出來的香氣也真勝人一籌;至於質感方面,大約三分二的區域還是偏向軟熟,倒是外圍的一截甚為脆身,若想兼得兩種口質的話,不妨採用折叠方式來進食。再配合濃味的
牛肝菌、
蕃茄醬、以及甚有個性的
水牛芝士,純以香氣來說,也真是無與倫比,至於另一款式的
Pizza,將會容後再談。
接著是兩款自家製的
Pasta,包括一道異國風情的
布袋雲吞,看鮮黃色的
「方塊」略帶厚身,加上火侯控制得宜,其嚼感不俗之餘,亦嚐出若干蛋香。除釀入了
芝士作餡料之外,更用上免治雞肉為主的醬汁烹調,再在上面刨上幾片
鮮芝士,所以出來的味道十分豐富,亦符合到意菜的食味風格。
終於來到
「高潮位」之一,趁深秋時令之下,餐廳方面作出一個
Fusion的新嘗試,竟用上鮮拆的
大閘蟹粉來燴煮
扁意粉,自家製的麵條弄得不慍不火,出來的也是
al dente(不軟不硬)的標準,再用上份量十足的
蟹黃汁加以燴製,確是鮮味豐胦兼而有之,雖略嫌碟頭的份量不多,六人下也只分得一小撮而已,不過據知每份已用上三隻
大閘蟹的數量,難怪來得那麼色深香濃,信得過主人家,三隻就是三隻。
誰知好戲還在後頭,店內的招牌菜
海膽意大利飯,作為
Risotto這來路米粒的特性,烹調處理上也需耐心費時,炒過之後再要加入
上湯及
醬汁等,期間不斷用上慢火攪伴烹調,有別於平時的
白汁及
磨菇等配料,楊師傅只用上高份量的
海膽及些許
香草,只見出來的色澤呈現橙紅,除仍然嚐出硬身的嚼感外,不同的是飯身已被鮮甜濃味的
海膽包圍著,雖然每人只得約一湯匙多點的份量,只知這嚐過的食味,到現今仍然是難以忘懷。
多年下來,陸續接觸過不少貴價食材料理,雖不少也是美味之物,亦有若干項目名大於實,個人希望當中的價值,是反映在真實的味道之上,而不是淪於噱頭排場,以這裡來說,還是達到這個標準。
期間亦有肉類菜式,上來一道
香烤法式春雞,上桌時確是香氣四溢,做法不外是用上醃料及紅酒,抹入
雞殼令其入味,再放入焗爐烤熟,稍嫌肉質上乾身了一點,不過看大半外皮已經烤焦,再配合濃味的
燒汁及
酒香相輔,同時亦有幸分得一小撮
彎肶位,嚐出的食味還是可以接受。
尾段再來多一款
Pizza,屬於經典款式的
沙樂美腸薄餅,如與上款作出比較,今次的印象倒是大相逕庭,餅底受熱上可十分均衡,結果脆身的口感中還是帶點鬆軟,既嚐出
小麥味道之餘,同時亦略帶
焦香的感覺,至於上面的配料,不外是
芝士、
蕃茄醬、
沙樂美辣腸片、再加上
紅蔥及
蘑菇等素物,卻依然配搭得宜,只灑上些許
芝士,結果還是停不了口,合共來了兩塊。
最後是甜品拼盤,分別有加入了
濃酒的
Tiramisu,出來的質感既是軟滑,內裡的
乳酪與
酒香配合得天衣無縫。至於命名為
歌劇院的
千層蛋榚,相對上則較為結實,除了
朱古力之外,亦配以
咖啡的味道相間,喜歡儂郁的甜吃者,相信應該頗為受落。最後是用
鮮哈蜜瓜打製的
香瓜芭菲,於爽脆冰感之餘,口腔內更散發出陣陣芬香,雖然每樣也只吃到一點,作為甜品門外漢的筆者,最後也添上了完滿的感覺。
當晚亦有電視台到來採訪,看
網上集體飯局這種文化,越來越受坊間重視,期間數位食友接受訪問,只是個人還是有點自知之名,因
性格及
際遇上的差別,自會被分配到不同的位置,還是樂於選擇坐在鏡外。以每人四百三十元來說,這價錢無異貴了一點,倒是所帶出的各種感受,亦包含了出色的
食物、舒適的
環境、恰當的
服務、以及愉快的
氣氛,憑著這綜合的各種因素,還是值得花上的。
最後除多謝攪手及一眾食友之餘,亦要為一眾侍應作出嘉許,期間不停地為我將餐酒杯傳遞開去,徒添了不少功夫之餘,卻沒有發出半點怨言難色,回想起來,亦是有點過意不去。陵之微調:
優良之選評分:
味道 4.5 環境 3.5 服務 4 衛生 4 抵食 3享餐於二零一二年十月廿五日晚上
============================================
感謝 子陵仔 提供以上資料
子陵仔 的網誌: http://www.openrice.com/zh/gourmet/reviews.htm?userid=77414&city=hongk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