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七月中颱風
韋森特襲港期間,除帶來各式破壞之外,更
「吹散」了一個籌備多時的飯局,可幸一眾參與者,都是
「食」字當頭的義氣仔女,即使飯局要延至下月舉行,更是鬼門大開盂蘭時刻,大家還是沒太大異議,所以這
蓮香居飯局的出席名單,與最初的陣容比較,也沒多大變動。
註:這是自家帶來的一枝薄酒,雖然價廉,作為伴菜之用,還是可堪品嚐。說句實話,無論是新、舊兩店,品嚐這間老號的經驗還是不少,它們大部份的招牌菜式及是點心,大部份都已接觸過,總算攪手是位有心人,與酒家一眾商議之後,當晚的菜單上,除保留招牌菜式之外,更加入幾道新作的食譜,令原本只作聚舊意圖,頓變成一項嚐新之旅,所有一切,還是抱平常心拭目以待。
雖然對環境殊不陌生,還是想向大家簡述當中狀況,屬於舊式的裝橫,內堂擺放著
福、
祿、
壽三大星君,另窗口處貼上招牌菜式的掛畫及菜單,當中的書法更是甚有勁道,至於接近廚房的地帶,則擺放著多個
銅壼及
舊式茶盅,這可是早午茶市的坐鎮台柱
..........之一。
當
「吉時」已到,食客齊集之後,當晚的盛宴也正式開始,先來的是古法的
金錢雞,依舊是
冰肉、
雞肝以及
叉燒的三重奏組合,說句實話,無論是肥潤及豐胦程度,還是蜜味酒香,與以往幾間名店作較的話,總是有所不及,不過坊間供應此物的食肆,也是買少見少,不作大比較的話,這裡的出品還是恰如其份,食味是預期之內。
至於另一名物
蓮香冬瓜盅,多頓下來仍是水準如一,原個
冬瓜挖空後並加以批角,再加入
蝦肉、
帶子、
火鴨肉及
冬菇等燉成原個上湯,因內裡加了清熱的
夜香花上去,令湯身上多了一重微微的甘苦之味,初嚐的味道看似淡了一點,雖知越喝越入味,兩碗下來之後,不期然多了一番 清甜消暑次感。
店內的
招牌霸王鴨,實在是百吃不厭之作,將原隻
大鴨加以去骨,並填充了
蓮子、
粟子、
蝦米及
冬菇等釀物,其中更涉及油泡、炆製及埋芡等功序處理,上桌的鴨肉嫩熟腍化,即使仍有若干骨頭,亦已被弄得酥軟,鴨肉之原味本為偏向濃酥,但配上芡汁及八寶之物後,濃香之感恰好得到中和,亦多了若干鬆化而豐富的口感味道,雖口味上不免有所偏重,總體來說,一眾仍是吃得不亦樂乎。
同場還有一隻原隻的
紅燒大元蹄,也是屬於肥膩而重口味的菜式,倒是比例來說,
皮膏實在不多,相對上多以
瘦肉為主,即使仍嚐出不俗的廚功,出來的食味仍然有所失色,未算是出色之作,作為紅燒元蹄來說,個人還是偏好滬式及是京式的舊菜館多一點。
跟著來的是少見到的新菜式,先來的是
大良蒸藕砵,做法是將
鮮蓮藕刴碎,再加上
蝦米及
冬菇醃過入味,再放入蒸籠弄個熟透。是晚由於人數及份量的關係,亦將砵仔改用大碟奉上,撇除繁重的刀功,純以味道來說,口感於爽身之中,還是嚐出蓮藕淡淡的甜香,加上配料相輔之下,味道亦見豐富,如配上一碗絲苖,可是一道精彩的伴飯良物。
另有
羅漢津菜包,原塊
大白菜再包上
羅漢素料,蒸熟後再埋上濃芡汁,最初稍嫌味道淡身,不過當晚濃味菜式不少,還是需要一些清爽之款式,再三細嚐之下,既有菜蔬的淡甜,亦包含素餡的清爽口感及味道。
想不到以古法粵菜為主打的酒家,也懂烹製順德菜,不過出來的味道就.
.......窩貼大明蝦固然炸得金黃鬆化,可惜吃下之時,竟嚐出一點輕微的油溢味道,即使原隻
蝦肉仍不失彈牙,與早輪的
鳳城比較,就是差了一段距離,至於中間的
椒鹽鮮魷還算可以,起碼外層來得脆身,上面亦灑了些許
金蒜,至於內裡的
吊片,不韌之餘而略帶爽身,只是以
「起漿」的功夫來說,還未臻高水準境界。
古法粵菜中有道
江南百花雞,記憶中功序頗為繁複,先將
雞隻去骨,攤開後再鋪於
蝦膠之上,最後蒸熟後再打上
琉璃芡而成,出來的口感及味道亦甚有層次,今次酒家別開生面,將蒸製改為煎炸方式處理,而
蝦膠則放置於上層,結果外層脆身之餘,還是嚐出那彈牙鮮味的口感味道,如果雞肉能夠嫩熟一點,相信食味將會更佳,整體上已屬成功的變革之作。
來到尾段,見到的又是一個
荷葉飯,早輪嚐過了一次
福臨門的珠玉在前,這裡價錢固然平了一大截,可仍弄得有板有眼,乾身的
蛋花炒飯,內有
瑤柱及
蝦肉等配料,重要是所用的
荷葉質素不俗,期間嚐出淡淡的青葉味道,畢竟店號就以
「蓮香」為題,每人分得一小碗下,整體下還是滿意。
臨尾的甜品先有
古法蓮蓉包,事前已知只屬於翻蒸茶市的餘貨,始終老店有其功架,出來的包身仍是屬於鬆軟,內裡的
古法黃蓮蓉,正是應了
清香嫩滑,但卻不會淪於甜漏,再摻入些許
蛋黃,亦多了些微的鹹香味道 ,近來多吃上西式餅食,再遇上這些中式的古法甜點,反多了一種
「煥然一新」的感覺。
最後是
古法馬拉榚,所知是臨近飯局前才預備好
麵糰,到了合適時間才入爐蒸製,以原個
蒸籠奉上,上桌時熱氣騰騰,香氣四溢,每一件也如
海棉一般,入口的質感可是鬆軟,
蛋香與
甜味也是兼備,以同類食品來說,個人認為可算是全港五強之列,至於個人覺得最佳的同類出品,雖然已轉了名號,幸好仍留守於卑利街當中。
一場節奏甚快的飯局,由開始到完成,也不過兩小時內的時間,令食友們得以較早的時間離場,想可能是避免撞上一年一度的
「稀客」吧
?! 開了一個小玩笑後,還是想認真點說上一下食物觀感,如與過往的同店經驗比較,今次的味道好像差了一點甚麼似的,幸好幾道招牌菜仍沒有大走樣,至於新菜式來說,有一、兩道還是弄得不俗,以廿百一十元的價錢來說,個人仍然覺得甚為超值,重要的還是於桌上相識到一眾食友,當中不乏志同道合的食壇博客,正因話得投機,所以這一頓古法粵宴,個人是吃得十分愉快的。
陵之微調:
B評分: 味道 3.5 環境 3.5 服務 3 衛生 3 抵食 4品嚐於二零一二年八月三十日晚上
============================================
感謝 子陵仔 提供以上資料
子陵仔 的網誌: http://www.openrice.com/zh/gourmet/reviews.htm?userid=77414&city=hongk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