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提到在西環的
蓮香居找到
古法灌湯餃,可惜徒有其形,欠了應有的內涵,其實在很早之時,曾在北角的
鳳城酒家品嚐過此物,只是近來家妹出閣在即,全家不太方便外出,權衡利害之後,決定於週六品嚐沙田的分號,反正已開了一段日子,作為沙田的地膽,就是未曾光顧過。
以往除找不著動機前往之外,亦知道這不算是
「正宗」的
鳳城,略知內情一二,除了北角及太子的老店,由譚氏兄弟作大股東之外,其餘的所謂
「分店」,則由前北角店的主廚,顆同
新光集團合資而成,雙方曾因招牌名稱問題而對簿公堂。作為原則層面,盜用他人名號固然不對,不過對食客而言也只屬花絮一則,重要的還是食物及服務等質素。
週末十時半的早市,茶客不算太多,直行之下已能找到檯子,卻給侍應配到角落的位置,不免坐得狹窄。
看了一眼點心紙,約六十款的數量,除不設時段優惠之外,取價上也是有點偏高。
目標明確之下,除了
「主角」之外,其他一切也也由家人發辦。先來一碟
古法炸蛋散,這在其他地方也能找到的甜點,落到這裡之下,可炸得脆身鬆化,入口上亦不覺油膩,除了若干蛋香,特別之處是底下以
煉奶來代替蜜汁,再配上
砂糖、
芝麻及
花生碎等組合,入口上確多了一重香口之感,吃至尾段之時,仍沒有出現淋身的跡象。
再來一客
叉燒腸,這拉腸的外皮可來得薄身,質感柔韌而來得滑身,內裡的叉燒餡豐滿之餘,蜜味與肉香也是俱全,所用的甜醬油亦是對辦,特別要提其賣相,兩邊也放了一粒豆角,構成一幅
「哈哈笑」的畫面。
第三道是
蛋煎糯米雞,將普通的糯米雞加以變化,壓平後再沾上蛋漿煎製,兩邊除了來得香脆之外,入口仍然不失軟糯之感,內裡則仍是濃味的餡料,稍嫌份量上來得不太足夠;將糯米點心改為香口處理也有先例,以前也嚐過煎粽及炸粽之物,想道理也是源出一徹。
千呼萬喚始出來,四隻即蒸的
古法灌湯餃,相繼陸續上桌,傳統地盛載於金屬托上,能弄出没用上湯浸著的出品,才是高宗之作。來得熱燙之餘,拿上手時仍呈現
「瑯著」的狀態,到載入碗仔時雖然弄穿了,淋了一點浙醋後,內裡的總算是鮮濃的糊仔上湯,更找出若干魚翅成份,結果不止於我,連家母與家妹也是滿足非常,雖然廿三元一隻不免貴了一點,能尋回此種美味,一切也是值得的。
尾段來的是
皇帝餃,和坊間的白菜餃相似,內裡用上少有的皇帝菜來代替,餡料不外是豬肉及蝦仁等,勝在外面的澄麵皮來得煙韌,味道上來得鮮味清爽。
最後用兩個
盅飯作完結,雖然只收小點價,始終接近廿元一盅,份量來說卻比平常的少了近三成,飯質大致爽口,不過所用的腩排肉就不太肥美,總算醃得入味。印象較佳的是
鱆魚肉餅飯,肉餅來得彈性而有嚼口,亦夾雜了鱆魚的鮮味,如果比例能夠多一點更佳。
事前已做了功課,已將預算稍為提高,最後約收廿百八十餘元,比想像中還廉宜一點。論食物的質素,點心的水準還算不俗,同時亦保留了若干傳統風味,始終並非
「根正苖紅」,與當年在北角老店所嚐到的,還是有所出入,不過就另有一番風味,作為大連鎖集團,老闆總不能站在前線廚房,看品管上的技巧則確有一手。
整體評價來說,滿足度雖不比
蓮香居為高,但單項的
灌湯餃,則大幅拋離了對手,只是家父不大欣賞,不過對
香煎糯米雞就讚不絕口,證明各人的價值觀不盡相同,盡可能的話理應互相尊重
..............至於看大家評價甚為垢病的服務層面,就沒想像中那麼差,只是人手確是不夠,不免來得有點遲緩。
陵之微調:
B,點心不錯,服務可再改善品茗於二零一一年十月十五日上午
============================================
感謝 子陵仔 提供以上資料
子陵仔 的網誌: http://www.openrice.com/zh/gourmet/reviews.htm?userid=77414&city=hongk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