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的魔力真大,因為金剛與小儀節目的緣故,令到十九區的街邊小吃也興旺起來。就以上週五介紹過的九龍城為例,結果令家母也嚷著要前來一躺,期間就見到
豪華餅店及
公和豆品大排長龍的場面,平心而論,除
公和的出品有有點水準外,前者的蛋撻,個人就覺得不值得專程而來了。不過城寨區域食肆處處,雖然少了一批機場客,正是
「爛船還有三分釘」,各式菜館也是舉目皆見。
食肆來說,也以東南亞菜館作為主流,原本今次旨在前往區內兩間新興的點心專門店,結果一來要等位,二來家母當天對點心的興趣也是不大,反而有點興趣吃一碗麵食,既然一場前來,總想給予她一些地道東西,最後帶她去了城南道的
「昌發麵食屋」,本身以雜貨店起家,供應食材給一眾食肆或同鄉,最後也在附近租下舖位,供應的主要以麵食,小吃或飯品為主,小炒或主菜反而不多。
於下午茶時段坐下,門口有一大個檔攤,分成一格格的各種食品,由泰藉的廚師作主理。看了餐牌之後,也就點了兩款麵食,原本也想點多一客小吃,只是價錢上也失了預算,其實兩碗麵已經很足夠,凡事也以
「寧缺勿濫」為佳。點菜的女侍應雖然是泰國人,也無懼溝通的問題,基本的廣東話或英語對答,絕對難不倒她們。
牆上貼有蔡瀾先生的撰文推介,想全九龍城都應該有他的足跡,以前的我,可曾視作權威指標,人大了見識也深,用平常心看待之下,還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再看桌上,置有一套五味架,見到的有砂糖、辣椒粉、漬過的酸醋、鹹魚露等,亦是五味紛陳。
先來的是泰式的
清邁特式米線,據說以前也是廿元之內的價錢,現在已要廿三元了。不說不知,原來泰國也有米線供應, 火紅色的湯底之內,置有各式配枓,灑上青檸汁之後也立即起筷,立時呈現一股不輕的酸辣之味,可十分刺激開胃,配菜方面,除了酸菜和惹干香葉之外,主要有肉碎、豬紅和雞腿頭的部位,加上米線也是不易煮爛之物,有時來一碗地道的
「粗食」,也是不俗之選,相宜與否則見仁見智。
由於家母近年不太吃得辣,也就點了一客
什錦丸湯河,價錢亦是相若,以清湯為主體,主要配料有蘿蔔、豬紅、雞腳、魚片、魚蛋或貢丸等,甚麼也有一點。有幸吃了一粒魚蛋,這泰式的出品也真有彈性,魚鮮之味亦屬不輕,由於也不太吃內臟,我也包辦了其豬紅,質感來說不算滑,於我來說,也沒太大的垢病,整體來說不算差,略嫌河粉份量不多,撐不飽她的肚子。
埋單四十餘元,始終由地道的泰國人的作處理,味道來說已算過得去,可惜沒有餐飲的配套,最後亦沒有點上,更遑論甚麼小吃,吃得快走得快,始終欠了一點精彩的花火,有時一個人進食,反而來得悠然自得.......
「有時」而已。
============================================
感謝 子陵仔 提供以上資料
子陵仔 的網誌: http://www.openrice.com/zh/gourmet/reviews.htm?userid=77414&city=hongk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