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一間去完再去、寫完又寫的食肆,是否還有可談論的空間?! 與其不停發掘新的內容,何不反其道而行,返璞歸真,用其最平常的菜式,去重新看待一間菜館原來的
「個性」。
說的是家人常去的
「飯堂」--- 位於尖沙咀的
客家好棧。週日的晚餐,原因也是意料之外,只知撞正造冬時節,當晚是全場爆滿的局面,平時稍作登記便可坐下,我們五個人在沒有預訂之下,今次卻要等侯十五分鐘在可入。
也不是正式的造節飯,也就隨意地點幾個小菜算了,卻不知是否沒期望反帶來希望,簡單不過的家常便飯,反而嚐出一點味道,比早輪的精選套餐,美味之餘而來得實在。
先來的是
蟹肉桂花炒粉絲,這一道菜曾在元朗的
大榮華試過,當年印象已佳,如今落在稻香集團手裡,食味依然不俗。普通的粉絲,配上蟹肉和雞蛋落鑊大火炒製,其間加上上湯來煨製,最後還灑上金腿絲和銀芽來吊味,出來的是濃郁的鮮味和蛋香,又混上一點銀芽的清新感覺,剩吃與送飯皆宜,比真正的魚翅好吃得多了。
再來半隻
東江鹽甑雞,以往用的是瓦煲來崛焗,今次改為用大碟來盛載,也不知是否真的用鹽堆來焗製,用的雖是冰鮮雞,處裡得宜之下,總算來得肉嫩,味道帶上鹹香之餘,最大改進的是雞皮表層不再軟身油淋,抽乾多餘的油水後,多了一重香口的感覺,雖未至上乘佳品,以六七十餘元的出品,也是物有所值。
上湯粉絲雜菜煲主打清淡,由於加了雞湯來弄製,配上內有的鮮菇,食味一點也不寡,除西蘭花和黃芽白外,最甜的還是煲內的水芥菜。
也很久沒有吃過
梅菜扣肉這道菜,趁入冬之下來了一客,試後發覺有下過走油的功夫,雖然個人喜愛帶肥一點,但一間菜館也沒可能迎合所有人的要求,這肥而不膩的出品,老人家也吃得放心一點。話說回來,雖然未致入口即溶的質素,整體上也十分軟熟鬆化,沒吃著粗嚡之感已屬難能可貴。也炆扣得十分入味,要提是其梅菜醬汁味帶偏甜,用來伴送其砵仔蒸飯,不得不讚食味一流。
最後要談的是其
煎釀豆腐,簡單到不行的菜式,也不是每一間也弄得好吃。要讚的是其板豆腐質素甚佳,口感既滑之餘,亦嚐出
「山水」豆香,釀製用的餡肉也算鮮味,份量比豆腐的平面高出少許,煎得兩面焦黃,最後再打上一個清淡的琉璃芡,味道真係好到.......如果不是帶飯,我應該會將這碟東西掃過清光。
今餐確是十分不錯,每人只需七十元的價錢,比上次的花巧套餐來得更佳印象,有時我們不停去追求新店和新菜,無形中卻忘卻最基本的東西,最普通不過的客家幾味,只要造得用心,永遠最受食家們所接受。雖然曾有殿堂食友說過,
「最正宗」的客家菜是另一回事,換個角度,作為
「廣為人知」的客家菜系,也是根深蒂故,如吃得開心的話,也不必刻意去追塑根源。
慢著,原來今餐沒有魚類菜式,那麼,最後我們就用一條
鯉魚形芒果布甸,祝大家
「冬至快樂」好了。
============================================
感謝 子陵仔 提供以上資料
子陵仔 的網誌: http://www.openrice.com/zh/gourmet/reviews.htm?userid=77414&city=hongk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