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
稻香集團直屬的
客家好棧,印象是經濟實惠、待客也算有禮, 食物水準只算不過不失,至於舖名標謗的客家味道,唔............怎樣說呢?! 就像童話
國王的新衣入面,
「裁縫」利用眾人的心理弱點,一件不存在的
「華麗衣服」,卻騙說只有聰明人才可看到,騙到眾人;我是一個不太聰明的人,品嚐味道多直覺,加上一些資訊,最後也只憑平常心去看待這一間「客家菜館」。
與家母賀壽也不需要太破費,一家人齊齊整整吃一頓晚飯已是樂事一椿, 更邀得準親戚們同來聯誼,點了一個六人享用的
「友客情」套餐,見價錢不貴之下,也樂意加多五十元,將套餐內的老火例湯轉成一個較
「高檔」的燉湯。
這個
布袋雞湯也真有爭議性,明顯是向國內流行的豬肚雞煲取經,原個的豬肚內包了半隻雞入去,但湯身呈現深黑的色澤,不是心目中的奶白色,經長時間燉製之下,味道也確是鮮甜,內裡加了胡椒粒更添上一點火辣,也不知還有甚麼乾坤?!
原來除了豬肚和內裡的老雞外,更加入大量瘦肉和雞腳於入盅內燉製,沾了醬油後的湯渣還算不賴,大大的一盅湯也剛好足夠七人享用,若論正宗造法,是和認知的有點出入,以味道層面來說,已屬有所交待。
打後小菜陸續送上,
村味醬燒蝦近似美極蝦的造法,蝦碌煎香後,再倒入芡汁入鑊收乾為止,蝦肉盡收芡汁味道之餘,連其殼也啜得入味,當晚的蝦肉雖不算十分鮮甜,大體爽口而呈現彈性,至於所言的
村味醬,除了醬油之外,更嚐出一點微微的辣味,也不深究是甚麼調味料了。
黃金松露丸說穿不過是炸蝦丸,炸得香口而有彈性,今次特別的地方是採用時興的
「爆漿」造法,中間釀了汁餡,當然就沒不會預期加入黑松露上去,白汁內包含一些不知名的野菌,看在眼裡卻是時多時少,頭一顆吃得醬汁四踐,另一粒卻是少得可憐,大有改善的空間。
潮貢炒雙脆有脆玉瓜、百合、雲耳和珊瑚蚌、和炸過的魚鬆等,這些小炒好味與否,很看重火侯功夫,是晚弄得不油而爽口,掌鑊的師傅甚有水準。
經過一輪濃味熱氣的小炒後,是時候轉轉調子,這一味
魚滑上湯時蔬,以白菜仔為主要的青菜,除上湯之外,更加入鯪魚滑入內烹調,味道鮮甜之餘,也令味道不致變得那麼清寡。
近年越愛吃魚,也不介懷海鮮與河鮮之貴別,倒是厭了千篇一律的款式。以往覺得魽魚這河鮮肉質雖甜,但也嫌它碎骨太多,當晚吃的
荷香欖角蒸金錢魽,其供應的西江魽魚只有中間一條大骨,斬件後加入欖角,並墊上荷葉來清,時間剛好之下,所呈現的肉質也是肥美,大家一致叫好。
蜜味柚子骨有點似草莓骨,但改成柚子味道的醬汁後,入口的肉質大致鬆化,味道卻是清新怡人,沒有草莓汁那甚為霸道的酸甜,是一道開胃送飯菜。順帶一提,其配菜是一些炸過的綠茶葉,論口感也是爽脆。
尾段的
乾蔥頭蒸雞可說是反高潮,在以往的客家菜食譜中也不察覺這道菜,明顯用的是冰鮮雞,斬件後用上乾蔥頭清蒸也帶不起這頓菜的鮮味,某些雞件也覺蒸得有點老,不太夠滑,幸好其汁還是可以用來送飯。
單尾有
梅懸肉絲炆伊麵,固名思議,惠州梅懸就是出產梅菜的地方,用大量的肉絲和梅菜來炆煮伊麵,弄得入味之卻呈過鹹的狀況,也吃出伊麵那獨有的彈性質感,家父太不愛麵,叫了兩個
砵仔蒸飯,上面鋪有些許粟米,熱度足夠之外,也嚐出若干飯香。
事前也不抱期望,整體後的評價倒是不俗,有幾道菜更是有點喜出望外,但如果說是代表客家風味的話,說實在的,這個套餐做不到
「點題」的效果。用點阿Q精神,只能用
新派及
Fusion客家菜來形容。不過份量就很足夠,自問不算細食,七個人之下還是要吃剩少少,略談奉送的蘿漢菓茶,雖然有點藥味,也真有解渴的效。當晚負責的服務員雖有失手之嫌,態度上總算不錯。這每人八十元價錢,也真的物有所值。
============================================
感謝 子陵仔 提供以上資料
子陵仔 的網誌: http://www.openrice.com/zh/gourmet/reviews.htm?userid=77414&city=hongk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