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深圳的地域,較熟悉的,都是沿羅湖站打後的四至五個站,今次有勞食友「美食焚化爐」的帶路,去了較深入的地段,乘地鐵於車公廟站下車,一出站口就見到這名為「金悅軒」的酒家,從其裝修格局來看和價目來看,加上位於商業區,走的應是中高檔的路線。
原本訂了廳房,但因為人數有變,而且要有最低消費,於是改為坐在大廳。見有穿著侍應制服的人仕,負責烹煮一些麵食類的東西,從其大路規格,估計可比擬香港酒店級的中菜廳,人客不少下,卻出奇地不落嘈雜,可見內地在好多方面,也默默地進步當中。
從爐兄口中得知,這裡的蒸點水準十分之高,從其晶瑩的蝦餃中得到引證,皮薄餡鮮,隻隻漲卜卜的,其餡的蝦和肥肉比例均衡。
近年不論港澳,很多小籠包為何要用個鍚砵承托著,我就不太接受了,可幸皮薄餡鮮,湯汁甚多,又不似是破穿的出品,建議剔走這個討厭的鍚托。
其蒸奶黃包和紫米卷,包皮鬆軟,內餡軟糯,最重要的是夠熱氣,所謂一熱遮三醜,這裡的蒸點確是差不了。
蜂巢窩貼鋪上一層水煎的脆漿,味道已不太記起,但美觀程度甚高。
文中次段提到的煮粉麵,我們叫了一個擔擔麵和魚湯三鮮米線,前者帶點麻辣,加上咬口麵質,固然不錯,但和魚湯米線比較,完全比了下去,其鮮濃的湯底,加上精緻的配料,到這一刻,仍然令我再三回味,爐兄果然沒介紹錯。
甜點有綠茶芒果薄撐,本身不是甜魔,好味,但印象不深,來了三件榴槤酥,平時對榴槤有點抗拒,但那天不知何解鼓起勇氣,吃了一件,外層極度鬆化,而內餡其滑,「異味」恰到好處,令我這怕貓屎之人,也得以令人接受。
腸粉皮滑而有米香,最後來了一個椒刴魚頭,將份量減為點心份量下,酸酸辣辣之下,肉質甚滑,鮮而不腥。
今次每人RMB50,比晚餐還要貴,但吃過一頓高質素之點心食物,雖然要多花一點路錢,總算見多識廣,是一個不枉的經驗。中段有侍應干涉我們影相的舉動,相信只是文化差異的問題,國內未必明白我們影相,只是作為寫食評這目的,完全沒涉及商業行為,這方面,兩幫人也要時間加以溝通。
回歸後我們應是「一家人」,但兩道關卡,加上所用的貨幣和字體,始終令我們多了一重隔寞............
============================================
感謝 子陵仔 提供以上資料
子陵仔 的網誌: http://www.openrice.com/zh/gourmet/reviews.htm?userid=77414&city=hongk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