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題識:揚州鮮芛趁鰣魚,爛煮春風三月初。分付廚人休斫盡,清光留此照攤書。板橋鄭燮畫並題。
啟功題裱邊:板橋畫竹多得之於殘窗粉壁,日光月影之中。故生動一如天然圖畫,然較眼前三竹,又多寄意瘦而勁秀,
而拔欹側,而準繩折轉,而減清剛之氣,其高雅操亦如板橋之為人。此圖取象清勁,筆墨精妙,短長疏密,變化合宜,
且屢見著錄,題詩亦載於板橋集中允為乾隆任官時之佳作也。堅淨翁啟功敬識。
題識:十笏茅齋,一方天井,修竹數竿,石筍數尺,其地無多,其費亦無多。而風中雨中有聲,日中月中有影,
詩中酒中有情,閒中悶中有伴,非唯我愛竹石,而竹石亦愛我也。彼千金萬金造園亭,或遊宦四方,終其身不能歸享。
而吾輩欲游名山大川,又一時不得即往,何如一室小景,有情有味,歷久彌新乎?籌此畫構此境何難?斂之則退藏於密,
亦復放之可彌六合也。板橋老人鄭燮。
款識:余家有茅屋二間,南面種竹。夏日新篁初放,綠陰照人。置一小榻,其間甚涼適也。秋冬之際,取圍屏骨子,
斷去兩頭,橫安以為窗櫺。用勻薄潔白之紙糊之。風和日暖,凍蠅觸窗,紙上冬冬作小鼓聲。於時一片竹光零亂,
豈非天然圖畫乎。凡吾作畫,無所師承,多得於紙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乾隆戊寅秋八月,板橋鄭燮。
題識:石雖不言,愛此新竹。竹不能言,愛此山麓。老夫滿袖春風,為爾打成一局。板橋鄭燮,乾隆壬午秋七月。
錄文:客舍新晴,晨起看竹,露浮葉上,日在梢頭,胸中勃勃,遂有畫意,其實胸中之竹,並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紙運筆,又是一格,其實手中之竹,又不是意中之竹也。步步變相,莫可端倪,其天機流露,有莫知其然而然者,獨畫云乎哉?
署「乾隆癸酉(乾隆十八年1753)」。「相翁年學老長兄政」,「板橋弟鄭燮寫」。鈐「鄭燮」白文、
「七品官耳」白文、「直心道坊」朱文、「鄭為東道主」白文等印。
《蘭竹圖》釋文:文與可吳仲圭以墨竹擅名天下,未嘗以墨蘭稱也。吾家所南翁先生畫蘭信當時傳。後世陳古白繼之,云南白丁、
江左石濤又繼之,墨蘭之盛,於斯為極。愚何敢妄擬古人,然竊好墨蘭墨竹,畫後輒題數句自娛,人或以為盡過於今人題,
不愧古人,真背芒面熱也。
《清風疏竹圖》款識:一兩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葉。自然淡淡踈踈,何必重重疊疊。
乾隆辛未九秋,板橋居士鄭燮。
《竹石圖》款識:兩枝老干無多葉,讓爾新篁正展翎。鐵骨霜皮終有用,他時留取造柯亭。板橋鄭燮寫。乾隆甲申。
《竹石蘭蕙圖》款識:南山獻壽高千尺,勁節清風覺更高。積行人家天所佑,蘭蓀蕙種自能饒。乾隆丙子,寫祝劉母卞太君八十榮慶,
暨青藜年學兄教可。板橋鄭燮 。
累積瀏覽 3486603
全部攻略 6289
全部回應 29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