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偷閒 • 消閒 • 悠閒

魚之樂 於 2016-07-03 00:00:00 發表  |  累積瀏覽 275

分類:

現代人,尤其是住在大城市的,生活節奏快,工作和事務繁忙,經常處於緊張狀態,因此特別珍惜閒暇。在這個情況下,閒就是忙的反面;有趣的是,從文字學來分析「閒」字,也可以看到這個對比。根據《說文解字》,「閒」的意思是「????」,這是個會意字,段玉裁的注曰:「門有縫而月光可入。」閒暇,好比門縫之中透入的月光,不會太多,但只要門沒有緊閉,就算透入的月光微弱,總不至於完全黑暗;忙得不可開交的人,沒有閒暇,就像被困在緊閉的門後黑暗的房間,見不到半點月光。
中文有「忙裏偷閒」這成語,其中的「偷」字很能表達忙碌的現代人對閒暇的一種普遍態度 --- 閒暇難得,要「偷」回來才有、或才會多一些。這個「偷」字當然沒有非法或不正當的意思,指的是例行或慣常以外的做法;如果忙碌是例行或慣常的,那麼,要得到閒暇,便得破例或不依慣常,那就可稱為「偷閒」了。對閒暇有這種態度的人很自然會覺得閒暇本身就是一種享受,不必理會其中的活動是甚麼,甚至沒有活動也行,總之不忙就好了。那些厭惡自己的工作、只是為了賺錢維生而極度忙碌的人,最需要偷閒,也最容易覺得閒暇本身已是一種享受。
然而,閒的反面不必是忙,可以只是工作,不管忙碌與否 --- 沒有工作就是閒。這樣的閒,是不需要偷的,例如賦閒在家或大富大貴毋須工作的人,閒暇太多,根本沒有偷閒這回事。這些人要做的,不是偷閒,而是消閒;他們要盡量消耗閒暇,否則便會悶死了。當然,賦閒在家或大富大貴的人是極少數,另一類需要消閒的人是有工作卻不忙碌,或工作時間特別短,比一般人多些閒暇。
閒暇多了,便不稀罕;沒有忙碌的工作跟閒暇對比,便不容易覺得閒暇本身就是一種享受。因此,需要消閒的人是否在閒暇的活動中得到樂趣,往往要看那是甚麼活動和活動時是甚麼心態。清代李漁在《閒情偶寄》〈聽琴觀棋〉一節舉了以下例子:「奕棋盡可消閒,似難借以行樂;彈琴實堪養性,未易執此求歡。」他的解釋是彈琴要正襟危坐、端正嚴肅,下棋則要嚴陣以待,而且計較輸贏,令人難以放鬆;因此,彈琴奕棋只能消閒,雖然勝過沉悶,但談不上是享受閒暇。
李漁對彈琴奕棋的看法也許有點偏頗,因為有些人在彈琴或下棋時可以放鬆,樂在其中;不過,他認為享受閒暇的必要條件是放鬆,則顯然是說對了。那些忙裏偷閒的人覺得閒暇本身就是一種享受,是因為忙碌的工作令他們在閒暇中自然放鬆,放鬆已是享受了。在閒暇中放鬆身心,這是一種狀態,有一個恰當的形容詞:「悠閒」。其實,悠閒這個狀態不一定要在閒暇中才能達到,有些境界高的人,在日常生活可以經常保持悠閒,就算是在工作中也能如此,在大城市的繁囂中,竟能生活出「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味道。這樣的人,也許根本不需要閒暇;我們這等境界遠遠不及者,只能寄望多一些閒暇,並同時培養不同的興趣,以便能盡量享受閒暇。


(原載於國泰航空機上刊物 Discovery,2016年7月號)


============================================

感謝 魚之樂 提供以上資料

魚之樂的網誌: http://fishandhappiness.blogspot.hk/


============================================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N/A
  •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見習探險員

累積瀏覽 419444

全部攻略 1454

全部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