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論器識

魚之樂 於 2016-07-13 00:00:00 發表  |  累積瀏覽 283

分類:

「器識」一詞,有些字典的解釋是「器量和見識」或「器度和見識」。器量 (或器度) 是容人之量,胸襟廣闊、不小眉小眼、不小器記仇,便是有器量;見識,就是見聞和學識了。我問過一些朋友,他們也是這樣理解「器識」。然而,我還是有一個疑問:有器量未必有見識,有見識不一定有器量;器量跟見識有甚麼關係,以致會有「器識」這個複合詞?
今天偶翻《十力語要》,讀到熊十力這樣解釋「器識」:「能受而不匱之謂器,知本而不蔽之謂識。」(卷二,頁五二) 我不禁拍案叫絕!這樣解釋,「器」和「識」不只有關係,甚至是一事之兩面,熊十力也說「器識非二也」。可是,他接著寫了幾頁 (頁五二至五四) 來闡述,反而令意思模糊了;以下我只討論「能受而不匱之謂器,知本而不蔽之謂識」這兩句。
「器識」是指學習的狀態,這狀態有兩面,即器與識,互為因果。熊十力提到「昔人有言,士先器識而後文藝」,那是出自《新唐書‧裴行儉傳》:「士之致遠, 先器識, 後文藝。」由此可見,「器識」的確是就學習而言。這裏說的「文藝」,可以引申到一切知識技能;「先器識, 後文藝」的意思就是要先處於「器識」的狀態,那樣去學習知識技能,才能夠「致遠」,不斷更上層樓,望盡天涯路。
處於這種學習狀態,就好像是一個容器,這個容器「能受而不匱」,意思不是能夠容納無窮的知識,因為沒有人能夠做到這樣;我認為「能受」的意思是思想開明 (即英文說的 open-minded) ,而「不匱」指的是求知慾。這種學習狀態的另一面是「知本而不蔽」,即不為偏見所蔽,能分清事物的本末輕重,不會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那麼,「器識非二也」,器和識可以互為因果,便不難理解了。
這樣理解「器識」,還有一個佐證。顧炎武《與人書》有這幾句:『《宋史》言,劉忠肅每戒子弟曰:「士當以器識爲先,一命爲文人,無足觀矣。」僕自一讀此言,便絕應酬文字,所以養其器識而不墮於文人也。』寫應酬文字的「文人」,只知因循,著眼於雕琢文字;如果是賣文的,就更容易寫些媚俗和嘩眾取寵的東西 --- 這都是有器識的人自然而然不會做的。
有些人學歷很高,包括一些博士、教授、學者、作家,雖然專門知識豐富,卻沒有器識;有知識而沒器識,未能「致遠」,思想便容易僵化,甚至自高自大,曰天小者,其所見小也。這樣的人我也認識幾個,其中有很聰明的,也有用心鑽研學問的,但始終流於格局狹小而不自知,未免可惜。


============================================

感謝 魚之樂 提供以上資料

魚之樂的網誌: http://fishandhappiness.blogspot.hk/


============================================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N/A
  •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見習探險員

累積瀏覽 401441

全部攻略 1454

全部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