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政府醫保占據支付的主導地位

aggravateo 於 2018-08-16 11:33:41 發表  |  累積瀏覽 275

分類:

以香港市場為例,雖然公立體系的醫療花費和私立體系各占大致一半,但服務的核心不一樣。公立醫療體系靠政府補助,收費非常低。公立體系內的醫療支出69%用在醫院。而私立體系內的醫療支出50%用在基礎醫療機構上,以全科醫療和一部分專科醫療為主。根據香港食物及衛生局的本地醫療衛生開支數據,2013年香港私立診所的基礎醫療費用總共為295億港元,而從領先的連鎖診所的收入來看,位於前幾位的公司的市場份額也只有個位數,是一個非常分散的市場。

目前香港市面的註冊子宮頸癌hpv 疫苗共有三款,均有效預防引致七成子宮頸癌和子宮頸癌病變的HPV16及18型號,而其中一款子宮頸癌疫苗更可預防多種HPV型號,對預防子宮頸癌更有效。

診所市場分散這一特性不僅體現在香港這樣單個地區市場,在美國這樣的巨大市場也是這樣。從美國主流的連鎖醫療服務上市公司來看,能夠做大規模並上市的有兩種,一種是醫院連鎖,如HCA,另一種則是依托藥房的業務,如CVS旗下的快速診所,可以依托藥房的布局快速增加點。而對於全科和專科診所業務來說,市場仍然是分散的,由醫院的衛星站、單體醫生診所和一部分區域性醫療機構來提供,單個市場份額都非常小。

這背後的原因有幾點。首先,全科和專科醫療診所的單體收入遠低於醫院,而醫療服務的共性都是毛利較低,全科的毛利更低。因此從這一點上來看,診所很難做大規模。醫院則可以通過做大收入,合並等方式增加規模,這樣即使利潤較低也可以達到上市的規模。

第二,CVS等零售藥店內開設的快速診所的服務者是護士和醫生助理,而不是醫生。這類快速診所看病的項目有限,而且比較標准化。但全科,尤其是專科的服務是不標准的,醫生個人的素質、經驗和服務能力決定了診所的質量,因此很難通過合並和標准化去做大規模。

第三,全科和專科診所服務的是本地居民,甚至是本區居民,每個的輻射能力有限。如果要快速布點,不一定每個都能獲得一樣的客流,而且診所的服務質量上下會有差異,因此不適合複制型發展。如果要做大單點的規模,就不得不依靠更全的服務,而這樣一來會增加成本,進一步壓縮利潤空間。

健康養生是近年深受關注的話題!不論中醫或西醫保健,都研製很多健康食品,尤其中醫調理的療程和副產品,更是大行其道!健康情報專區,邀請不同範疇的醫生,中西合璧,為你深入解開坊間的養生疑團,更會糾正不少流傳的誤解。

因此,私立診所市場總體來看仍會以單體醫生執業的小診所為主,大型連鎖品牌的市場份額很難做到太高,而且行業本身的利潤空間會比較低,盲目複制可能會增加虧損,因此總體來看,私立診所仍然是一個比較小的區域性業務。

鐘意SeeWide的分享,給我們一個Like吧!
  • 攻略日期:N/A
    攻略地點:N/A
  • 攻略時間:N/A
    是次消費:N/A
0人比"掂"

最多能輸入300字

中級探險員
簡介:

累積瀏覽 25704

全部攻略 56

全部回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