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知道,不能和控制欲太強導致的人進行交往。但是,當關系不那麼親密時,很難看到一個人是如何控制的。
教育心理學 課程接受心理學專業培訓的人士報讀,尤其適合教育工作者或社區工作者,亦是成為心理學家的入門途徑之一。
只有當關系親密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生活,一個人的控制欲望和占有欲才會明顯暴露出來。
但從心理學研究角度分析來說,有些企業特征是可以發展作為一個判斷的依據的,比如說一個人如果總喜歡用這些學生詞彙,可能代表他擁有很強的占有欲。
(1)“最好”
常見的有:“你最好這麼做”。最好這個詞,表面上是給你提供一種可以選擇,其實我們背後透露出來的是一種“不可避免違背”的意思。
這個詞彙多出現於“半熟不熟”的關系中。此時企業一方發展已經很想對另一方可以進行管理控制了,但礙於沒那麼熟,所以都會用我們這個“相對軟弱”的詞彙。
如果在一個人的心中,你們企業之間的關系是平等了,那麼我們無論對於如何,他也不會通過使用可以這樣的詞彙。
(2)“應該”
“應該”這個詞可以用在一個人的生活中,也可以用在另一個人的生活中,但它帶有強烈的不平等感。
比如說:“你應該做xxx”,其實,這個詞中包含了一種“道德綁架”,仿佛你做這個就是天經地義的。
這種說話教學方式,其實是將他人利益放在了一個“低等”的位置上,無視了對方的感受和尊嚴,不是作為一個平和發展的人我們應該有的學生表現。
(3)“就是”
常見的表達有:“你就是一個xxx”。這是一種明確的說話方式,一種給人貼標簽的方式。
這麼一個說話能力的人,背後是透露出的是強烈的傲慢心理情緒,缺乏對一個人自己應有的尊重。
同時,喜歡控制的人,往往用這種方式“貼上”他人的標簽,踐踏對方的尊嚴,貶低對方的人格,以達到更好的控制的目的。
(4)“為什麼不”
主要用於反問句,反問是一種非常強烈的情感表達。包含有很強的攻擊性。通常可以這麼一個說話能力的人,會很討人嫌。
心理學課程涵蓋的不同範疇,包括性格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異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等
像喜歡這樣說話的人往往具有攻擊性、占有欲和控制力。
而且,反問學生還帶有一種信息隱藏的邏輯:就是你應該可以這麼做,我說的是對的。這種問題看似可以正常,實則包含暗示的說話教學方式,往往我們就是“控制術”的真諦所在。
結語:
如果一個人經常使用這些詞語,也許你應該留意一下,看看另一個人是否真的有“控制性格”的潛力。如果是真的,請盡早遠離。
相關推薦: